以诺从小就很文静,很爱思考问题,总喜欢静静地坐着,双手托着腮帮想事情,不知他大脑在想些什么。
有次母亲喊他吃饭,他懒洋洋地说:“我不想吃。”
母亲说:“你不饿吗?”
他说:“饿呀!可是吃了又如何,过了一会还不是又饿了吗?人为什么总是不停地吃,不停地饿呢?如果人不饿该多好,那就不用常常吃饭了;如果人不用吃饭,那就不用辛苦劳累地去耕种和狩猎了,那就会免去许多麻烦。人不为食物忙碌了,多出的时间拿来想问题该多好哇!所以我想试试,如果饿了我就不吃,看它能怎样。”
母亲急了,说:“人饿了就得吃,这是自然的道理呀。不然怎么长大呢。”
他说:“人长大后就会变老,变老以后就会死,那还不如永远不长大呢。”
母亲说:“可是不吃饭很快就会饿死呀!”
他说:“不一定吧?我想试试不吃饭究竟会怎么样。”
他母亲因听雅列说过,这孩子是 神点名要的, 神与他同在。所以她虽担忧、心疼,但还是只能虽他自己去试。
以诺禁食三天,饿得头昏眼花四肢乏力,他觉得如果再不吃饭就会饿死,所以只能放弃,忙让母亲弄些食物吃。
自那以后,以诺再也不敢禁食了。但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却并不受折。
小伙伴邀他一块去玩,他问:“去哪玩?”
伙伴说:“去小溪游泳抓鱼呀。”
他说:“不好玩。游完泳后又如何,抓鱼后又如何呢?游完泳还得上岸,上岸后还是热。”
伙伴说:“可游泳和抓鱼时很快乐呀,而且游泳时凉快呀。”
他说:“去了最终还得回来,凉快一时后终究还是热,没意思!还不如现在就不去,那就没有之后的回来;没有一时的凉快,就没有之后的更热;没有游泳抓鱼那一时的怏乐,就没有过后的失落和乏味。所以我不想去图那一时的快乐和凉快,就不会经历后来的燥热和失落。”
他从小就是这样,将自己经历的事情都看穿看透,联想到激情之后的寂寥,他就索然无味,宁可不去经历那一时的快乐,也免得快乐之后的落寞。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因此也是一个对世事十分悲观冷漠的人。世界是矛盾的,世事是残缺的;活在这世间有激情有活力的只有两种人,那就是思维简单的人和有勇气面对残缺的人,只有这两种人才能在世间享受作人的快乐!这两种人才是世间的主人,他们对世间才有归属感。完美主义者是世间最可怜的人,他们生无乐趣,容易走极端;若忍耐力不够,就有可能倾向自残;若在追求完美的路途上看不到希望,人间就如他们的炼狱。完美主义者是人间的“寄居者”,他们要么就是开拓思想新境界的圣贤,要么就是虔诚的信徒。若没有信仰,完美主义者就只剩下一条死路了。
以诺是个极度完美主义者,他对世间事毫无兴趣,所以对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是不会有丝亳贡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父亲及周围生活圈的人已不能满足他的知识需求量了,他就随着父亲去夏娃村向天祖亚当求教。
亚当将永生的 神详细给他描述,又将自己在伊甸园时的完美经历详尽地讲给他听。最后告诉他, 神不并想让他们来到世间历劫,是他们自己因无知而选择了历劫;当他们成长后, 神还要将他份拯救出世间炼狱,因为人类出自完美境界,循着轨道绕完一圈后还得回归完美境界,这就是 神的圆形思维模式。
以诺在夏娃村住了一段时间,他想到什么问题就及时向亚当或夏娃求解。最后,亚当与夏娃实在回答不了他的问题后,他才返回母亲的家。
回到家乡后,他知道再无人能回答他的问题了,因为没有谁比亚当更有智慧了,所以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去领悟了。
所谓悟道,就是将大脑的知识进行分析、求证、重新组合,再分析、再求证、再进一步重新组合,如这般循而渐进,不断将已有知识确立并垒积成一个个高峰,然后搭成一个平台,就是一层新境界。然后再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求证、组合,将意识推向更高一个平台。知无止,温故知新,只要灵性活力高,只要灵性善于创造这个领域,那么,意识上可达二十八天,下可达物质彼岸。当然,人类大脑掌握的信息有限,灵性活力有限,达到的高度自然有限。
悟道就是登天,要用自己在地上所获得的信息来将自己的意识推上九霄,断非易事!然而人怕志坚,若百折不回地寻求,人终有破天之时。以诺就是誓死追寻完美的人,虽然证道之途艰难,但他除了证道之外,别无兴趣和追求。所以一天进一点,一月进一点,一年进一点,他总不厌倦终不放弃;每一点进步他都能获得无比的喜悦,每一次突破他都能获得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感。
他就是沉浸在这种追求中度过日日月月年年,不知不觉到了适婚的年龄。一般适婚青年,都会在雄激素的刺激下去围着女孩子转,以诺显然被灵性的欲求冲淡了身体物性欲求,他一门心思扑在至胜境界的追求上,对躯体的需求麻木了。
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以诺不急他母亲急。所以,在群婚的社会体制下,只有母亲为他牵红线了。
以诺虽身处世间,灵魂受躯体物碍,不能离世飞升到宇宙胜境中,但他还可以通过信息这条通道到达。他的意识慢慢超越了世间情欲,慢慢超越了物质的色、温、声之感受,慢慢地进入到似想非想的“禅”境。此时的他身躯若僵石,与自然界的无机物质浑为一体,因无一丝意念挂身,已达寒暑不侵、虫蚁不伤的境界了。
为什么说以诺与 神同行三百年呢?因为自创造灵性人类后, 神就止息了对宇宙的一切创造工作,宇宙的发展工作已全部担负在人类的肩上,人类已从 神手中接过宇宙发展的接力棒,人类自身的成长就代表着宇宙的成长!所以人类出现后 神就进入安息日。祂的工作就是动意念,故进入安息后祂就处于“非想非非想”的状态;因为祂若一“想”,宇宙必天反地覆星河移位,祂若完全无“想”,就是死亡了。所以“非想非非想”正是 神现在安息的状态。以诺只有处于这种意念似动非动的禅境中,才堪为“与 神同行”!也就是说,以诺在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之后,就以达到宇宙意识的最胜境,意识与 神同处一个振动频度整整三百年。其间依然生儿育女,不过,一个看破红尘,无色无欲的人,他完成生儿育女工作,可全凭的是身体机械性功能,也算是一份苦差!
神为什么要让以诺在人间三百年才将他取走呢?因为他的意识已与 神合流, 神要籍着他的意识来体验天使在人间的感受;也籍着他来表示 神与地上的天使同过甘共过苦;因为地上的天使所作的一切善工可不单是为了人类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宇宙的将来;那么,人子尝尽世间苦楚,而天父却远居高天完全袖手旁观,这从公义是也说不过去!作为公义的化身, 神更自觉自明,所以哪怕有一丝机会,祂必亲手加入,以免宇宙间公义失衡!
神将以诺取去,并不是说以诺肉身成圣,因为地上之物进不了意识之境。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以诺虽不在世了,但他的灵魂是归向极乐的圣灵境界,而不是去了亚伯的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