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一个从美丽与哀愁的烟雾中走出来的女人。
美丽,是她的外壳,哀愁,才是他的灵魂。
初识爱玲,是在儿时的时候,因为《半生缘》。现在回想起来,对《半生缘》映像最深的一幕该是在桃花林中,风吹桃红飘如雨,花美人更美,而她,则是巧笑言兮,顾盼生姿,那是,曼贞还是幸福的。此后的一生,则是悲情苦味的。我只为她欢喜了好一段岁月,也为她悲戚了几个年华。
而我,后来才知道的是,曼贞的形象是爱玲的灵魂塑造的。
出生于大家之家,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与气质,却在“大家”之中被培养成为一个笼罩着哀愁面纱的女人这与她的身世经历是分不开的。父母早年离异,母亲远渡英伦,留下她和弟弟由父亲抚养。也和所有的现实一样,父亲再娶,后母也扮演着所有人心中的角色,不喜欢她和弟弟,尤其是对酷似爱玲母亲的弟弟,更是备受折磨,看着弟弟一天天的沉落下去,除了难受流泪,她连话都说不上。更甚的是,她曾被父亲囚禁在家中长达半年,不见天日,不问人事,完全与外界隔离开来,这段经历,在爱玲的心里留下了莫大的阴影。
爱玲的大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是心里有病,就是生理有病,有的甚至是生理心理都有病,这些人大多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所谓的现实,就是爱玲生活的那个复杂而病态的封建社会。如在《沉香屑》里,葛微龙和梁太太,她描写微龙的堕落,极力的些梁太太的住宅来暗示微龙堕落的心里变化。《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虽然是个心理变态,他憎恨自己的父亲和家,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他们,世界变成他的,但这是一种悲哀的现状……
在爱玲的笔下,几乎每个故事都是有头有尾的而且是完整的。任务的性格在发展中得到完成,具有完整美,而人物的性格也不是是一成不变的。另一方面,她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不彻底的。最大的特点是几乎所有人的面貌都是不好不坏,亦好亦坏。
记得爱玲在《自己的文章》里喜欢更有深长回味的苍凉。她总是参差对照写出现实生活中人的虚伪与真实,浮华与朴素……
翻看爱玲的照片,发现几乎所有的神态莫不是头高高昂起连同眼神一起。我只想得起淡云胧月,离烟漠漠,清幽寥远来形容,谈不上什么意思或者是来源,只觉得该这样形容才是恰当。就像有人评论说她是悲天悯人又远离众人,如月在高空与你相见却又永远无法触摸到。
喜欢爱玲,悲她所悲,喜她所喜。她就像轻雾缭绕的湖面上伸出的白莲,纤尘不染而又绽放七彩光芒。还喜欢她那种近乎寡淡的临时态度——世界,你乱你的,我自有我,一切人情,你只管欢喜,不要管我怎样平淡。一切尘世的喧嚣永远进不了她的眼耳和心。她算是不入世,还是心已经出世了。
记得她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让我无法忘却——
默默情思,静静泪痕,却像是晴天落了白雨;
物物清正,既非感伤,也不悲切,不是痛楚,只是苦楚;
没来由的喜欢,若真要说出个所以然,可能是她把情感写的太细腻了,太形象了,也可能是她那悠悠远远的情怀触动了我。
有时候,我总在想,我们的世界无论多大,都始终是有一层外壳的,我们生活在里面,可以看清外面的师姐,但怎样也走不出去,而走出去的。回头看,尘世纷扰,心若多想,就产生了一切的苦吟和悲情,李清照如此,爱玲如此,海男如此。
爱玲,很苦。
若是李煜的愁苦可如东水流去,那爱玲的苦也随西水逆流,苦涩了一整个年华,苦了她经历过的所有人和事,也苦了读她的人,苦了时光。
日日说不完,夜夜诉不尽。
那逝去的光阴,飞扬的尘土,掩映的岁月里她走出来。如此美丽,又如此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