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武年间,秦朝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宪武盛世”。国力的增强,使秦朝的军事实力也随之增强,秦在与发羌(今青藏高原)的战争中也逐渐占有优势。这一时期,秦朝在西域的战略主要是依托安西、北庭(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断巩固和扩大控制区域。发羌(今青藏高原)起初是和匈奴汗国及葛逻禄等(主要是和后者)联盟,同秦军多次较量,争夺的重点在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后来匈奴及葛逻禄衰落后,秦羌争夺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
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即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都城孽多城,今吉尔吉特)和大勃律(今克什米尔中部一带,都城巴勒提斯坦)。小勃律原为唐属国,是发羌(今青藏高原)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发羌单元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国遂归附于发羌,发羌进而控制了西北各国,因此“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发羌”,中断了对秦朝的朝贡,秦朝数次派兵讨伐,因地势险要,加之发羌进行援助,皆无功而返。
宪武三十年(118年)三月,王俊凯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雄伟的葱岭,所以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待一切准备就绪,便率部从安西出发,一路西行,经十五日至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又经十余日至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再经十余日至疏勒(今新疆喀什),随后挥军南下,踏上葱岭,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塔吉克语,意为世界屋脊)高原,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高原海拔4000—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帕米尔高原分东、中、西三部分,东帕米尔以中山为主,是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的部分,海拔平均6100米或更高,山峰相对高度1100—1800米,山体浑圆,山间谷地宽而平坦,海拔3690—4200米。唐军行军路线不但要经过东帕米尔,而且还要经过海拔7564米的青岭(慕士塔格山),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当时秦军士兵皆有私马相随,后勤方面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加上秦军选择从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行军,这才使行军的困难降至最低。经过二十余日的艰苦行军,秦军到达了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然后再次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汉附近)。秦军继续前行,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至此,秦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同年五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