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1日,全世界报纸刊登了这则消息: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Chamberlain)的内阁已改变坐山观虎斗的绥靖政策,向波兰提出保证,英国决心抵挡德国对波兰的任何威胁,以确保欧洲和平。9月1日,希特勒却出兵越过波兰边境。时隔两天,在要求希特勒撤军无效之后,英法两国参战。又一次欧洲战争爆发了,并进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方同盟国参战,有双重目的。眼前的目的是,履行维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最终的目的是,消除对其本身的潜在威胁从而保障安全。结果,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非但没有能够防止波兰遭到先被征服、后被德俄两国瓜分的命运,并且经过六年战争,尽管表面上得胜了,也不得不默认俄国对波兰的统治,面对并肩作战的波兰做出的保证却弃之不顾。与此同时,西方同盟国为摧毁希特勒德国而倾尽全力,结果,经此一战,欧洲破败不堪,元气大伤,以致面临一个更大的新威胁时,抵抗力大为减弱。英国同欧洲邻邦一样,都成了美国的可怜附庸。上述种种都是胜利之下的铁一般事实。当初,俄美两国的巨大力量投到反对德国一边之后,正是满怀希望地追求这一胜利的,也是异常痛苦地取得这一胜利的。虽然胜利了,但也粉碎了公众一直认为“胜利”就是和平的幻想。虽然胜利了,但也证实了过去经验中所得出的鉴戒:胜利无非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用现代武器和无数方法进行长期战争而产生的沙漠。在论述战争的起因之前,先估计一下战争的结果,也不无价值。认识到战争的后果,就可以比较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的来由。如果认为战争所以爆发、所以波及全球是纯粹出于希特勒的侵略,那足以达到纽伦堡审判的目的。可是,这样解释未免过于简单、过于肤浅。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人民,特别是他的将领,对诸如此类的冒险都深怀恐惧、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他们心里留下了创伤。着重指出这些基本事实,既不是为希特勒也不是为许多热心仿效希特勒的德国人掩饰其侵略本性。尽管希特勒肆无忌惮,但是,长时期来,他在追求目标时还是小心从事的。无论采取什么步骤,如果可能引起大战的话,德国将领更是百般谨慎,忧心忡忡。战后,德国档案大都缴获,因而可供研究之用。这些档案都明明道出,当时对德国能否进行一场大战是感到异乎寻常的惶恐和怀疑。1936年,希特勒提出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时,他的将领对他的决定感到惊慌,也唯恐这会引起法国的回击。由于他们的抗议,最初如同“草偃知风向”,只是派出几支象征性的部队。在西班牙内战时,他想出兵援助佛朗哥,他们担心这一行动要带来种种风险,又提出抗议,他就又同意限制对佛朗哥的援助。但是,1938年3月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顾他们的忧虑了。不久以后,希特勒透露了心事,他想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归还苏台德区(Sudetenland),总参谋长贝克(Gen.Beck)就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力陈希特勒的侵略扩张计划势必引起一场世界浩劫,并导致德国覆灭。他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宣读了这份备忘录,而且在他们一致同意下,递交了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丝毫也没有表示要改变政策,总参谋长辞了职。希特勒向其他将领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而战,但是,德国将领根本没有消除疑虑,因此,他们暗中策划武装暴动,准备逮捕希特勒和其他纳粹首脑,以免冒战争风险。可是,后来德国将领的反抗计划却落空了,因为张伯伦答应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并和法国沆瀣一气,同意在这个不幸国家被剥夺领土和防务时袖手旁观。在张伯伦看来,慕尼黑协定(MunichAgreement)正是“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在希特勒看来,慕尼黑协定不但是他对国外敌人,而且是他对手下将领进一步取得的更大胜利。他一次次未经非难、不用流血而取得的成功,再三再四证明他们的警告是毫无道理的,这以后,他们自然丧失了信心,也失去了影响。希特勒本人自然也目空一世地深信,不难继续取得一系列成功。即使他最后终于明白进一步冒险可能引起战争,他也认为那无非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也是一场时间不长的战争。他的片刻疑虑,终因接连取得令人陶醉的成果而抛之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