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的第一天,婆婆家的传统是去老人院看望欧嬷——我先生的外婆。陪她吃圣诞餐。
早早地,在老人院的他们穿戴整齐等着我们了。欧嬷还特意穿上我给她买的衣服,把我送给她的围巾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墙上挂着最爱的外孙和孙媳的照片。她孙媳妇我,在中国拍的一张婚纱照里,脸上被涂得像艺伎一样白。
看得出,她很期待我们的到来,毕竟,也不是所有荷兰老太太都有一个中国的孙媳妇。她还带着两个孩子特意从加拿大来看她。欧嬷激动得泪光闪闪。
我们在老人院的餐厅里吃了圣诞大餐。第一次面对一群迟暮的长者,我们的两个小朋友很不自在。从未看到他们那样小心翼翼的。同样是需要被照顾,比起幼儿园,这里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这将是人生的最后一站。
十几年前,我还是孩他爸的女朋友的时候,就到老人院看望过他的另一个祖母。
作为一个看惯了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中国女孩,我很不喜欢这个地方。告诉他我们中国人不送老人去老人院的,老人都是和儿孙一起养老的。儿孙承欢膝下。还怕他听不明白,于是把孔夫子给搬出来,给他讲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养儿防老。讲孝道——我们的传统美德。要不是太长,我都打算给他把二十四孝搬出来好好聊聊。我当时认为很有必要对他进行东方文化的熏陶。
他耐心听完,却不以为然。我们也尊重老人爱护孩子,东方文化的精华也没啥特别的。他说。人老了去老人院是欧美人们的传统。他们即使是老了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尊严。这里有好的设施,专业的护理,许多同龄人可以交朋友。面对孩儿他爸的貌似有理的雄辩,我哑口无言。
比起这里的许多老人,欧嬷是幸运的。她有两个女儿都住在很近的地方。老大是我婆婆,每周的星期天去看她。老二一星期去两次。先生的大表妹Alma每星期四去给欧嬷洗澡。每当有好的片子放映的时候还会带她去看。陪她聊天。实际上,就在我们来之前Alma一早就到了,帮她梳妆打扮,然后离开。
我们去时,欧嬷的男朋友贝先生也在。她一直都想介绍我们认识他。我们之前听说了很多次关于他的故事。初次见面,我们送了他一瓶杏仁酒。他很开心。
两年前,他鳏,她寡。他85,她84。在老人院相遇。她半身不遂,他还行动自如。从他开始给她读第一本书开始,就决定要照顾她一生一世。或者说是有生之年。
在老人院里,我们看他将她的轮椅艰难地搬上搬下,为她围上围嘴,帮她切好每一块肉,然后递给她一把餐叉。
其间没有人出手相助,是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是一份属于他的荣幸。她的存在使87岁的他重新找到活着的价值与男人的使命。他的眼神里满是骄傲。
贝先生思维敏捷,声音洪亮。讲笑话的时候,眼睛闪闪发亮。没有人能够看出来他已经是食道癌晚期了。87岁高龄,也不打算治疗了。一样吃,一样喝,一样大声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倒下。
我对欧嬷和贝先生的恋情非常好奇。不停地发问,他也不害羞,绘声绘色道来。举手投足都透着见过世面的痕迹。87岁的他当过兵,打过仗,做过业务员,开过店,做过生意。穷过,富过,养大了六个子女。他,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
比起贝先生,欧嬷的反应和健康状况就差好多。绝大多数的时候她都是在静静地听他说。只在他把我们逗得哄堂大笑的时候才递给他一个崇拜的笑容,那笑容里有着她特有的温柔。
在欧嬷和贝先生的桌子上各有一盆圣诞花艺。很难想象一个连独自吃饭都有困难的人,也要坚持自己插几盆花。身边的盘子上还放着一条骨质项链,一枚同色的胸针。欧嬷是个爱美的人。
养老院的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两个相濡以沫的人互相温暖着。他说,等到他一百岁的时候,如果他还活着,他要租一部加长的林肯车,里边放一千朵玫瑰,来迎娶他的新娘——我们的欧嬷。
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她,86岁的欧嬷像少女一样羞红了脸。满含幸福地和他互相凝望。这,是我一生听到的最美的诺言。四个月以后。贝先生走了。
他们告诉我他走得很平静,安详。听到消息后,我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难过了很久。我一点儿都不怀疑荷兰医院在临终关怀上对人性的尊重。
他,一定选择的是不要抢救。在沉默了几天后。我终于鼓起勇气问起欧嬷怎样了。被告知她很难过。可以想象,面对密友的死去她会有多无奈。在贝先生弥留之际,在他狭小的房间,一定挤着他六个子女和他们的儿孙们。
坐在轮椅上的欧嬷被推过来和他告别。她已经流干了眼泪,已经不能过于伤心。匆匆告别后就被推出他的房间。那个房间里挂着许多张他亡妻的照片。我都能听到她黯然离开时的叹息。
一个女人一生最想要的就是有人爱她。无论她有多老。六年前,欧嬷因为中风而瘫痪。生活起居都要人照顾。应她的要求女儿们将她送去了老人院。随着她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她渐渐失去了活着的兴趣。甚至在做安乐死的打算。安乐死在这个国家是被允许的。直到贝先生出现在她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