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州布政司后花园,亭台楼阁,池馆水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一个坐落在小湖边的亭子内,徐东和朱庭俊边下棋边品尝常克宗“送”的上好茶叶,两个人悠闲的聊着天,感叹世风日下。
环视这布政司,当年是梁朝的皇宫,亭台楼阁玲珑精致,池馆水廊清幽秀丽, 之间点缀着奇形怪状的石头,那些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绕着围墙屋脊建造的雕龙,鳞爪张舞,双须飞动,好像要腾空而去似的。虽历经百年,依然景色秀美,引人入胜。
朱庭俊不时起身帮徐东添上茶水,按察使没有官阶,但身为二阶大员的朱庭俊却丝毫不敢怠慢,这些人都是皇帝的耳目,皇上生性多疑,对大臣极不信任,倒是对宦官十分看中,朝中百官,莫不对宦官深深忌惮,唯恐稍有不慎,引祸上身。
“朱大人,你猜皇上会不会批准你的折子?”徐东手拿一颗黑子,半天没有落下,看着朱庭俊说道。
朱庭俊连忙答道:“徐大人,圣意我可不敢揣测,皇上说的就是我们做臣子该去做的。”
“呵呵”,徐东终于落子,眼中闪过一道狡黠的光芒,“朱大人你的想法我还是很认同的,这些个俘虏杀了显得朝廷残暴,不杀放在平阳浪费粮食,分散开来送到利川、双湖屯田倒是可行。”
“多谢徐大人。”朱庭俊搞不清徐东到底什么意思,只好敷衍答话。
“只是,平州经历这番动荡,怕是没个七八年是恢复不了了,也不知朝廷会不会减免今年的年赋,不减免的话就怕再生动乱啊。”徐东面露担忧,叹气道。
“徐大人,我已写了一封信,想递交给内阁首辅江大人,还请徐大人过目。”朱庭俊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恭敬的递给了徐东。
徐东放下茶杯,接过信认真的看了起来,看罢望着朱庭俊,说道:“朱大人所言极是,希望江大人能向圣上如此进言。”
朱庭俊感激了徐东一番,心中却想到徐东啊徐东,你为啥不帮我写封信给皇上呢?真是虚伪,太监都这德性。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两个人下棋也下的累了,徐东正打算回按察府,布政使戴琛穿过亭子前横跨小湖的长桥,一路小跑过来,边跑边喊:“大捷啊!大捷啊!”
待跑到亭子跟前,戴琛躬着腰,差点就跪下了,说道:“托两位大人的洪福,常克宗又打胜了,两天前在洪川一战就杀了两千多叛匪,还抓了九百多俘虏,正在押回来的途中。这是大捷啊!下官恭喜两位大人!”
修城境内的官道上,李晟有些疲惫,走了四天了,终于接近了修城县城,飞豹军团原先战斗力就是平州军府四个军团中最弱的,每年分到的新兵都是素质最差,平阳之围损失了两百多人,新补充的三百平阳青壮没受过什么训练,使得整个军团的水准再次下降。
这也怪飞豹军团长鲁阳之,脾气古怪,爱顶撞上司,又不上下打点,实在不讨人喜欢,都快六十岁了还是一个军团长。 原先在平阳时,军府的高级军官们聚餐从来不带上鲁阳之,平日里没人愿意和他接触。这几日同行,李晟对鲁阳之十分排斥,鲁阳之在队伍最前面有着,李晟就躲在队伍最后面。
整个部队千余人如同蜗牛般,四天才走了一百里。不过倒也奇怪,修城的情况和之前的情报有很大不同,李晟一路走来,除了民生凋蔽,十室九空,竟然没有遇到造反的农民,使得原本肩负平叛任务的李晟逐渐产生了一种空虚感。
就在离修城县城不到五里时,队伍突然从前向后停了下来,李晟非常奇怪,看了看前方,只见一片忙乱,人声嘈杂,队形混乱,后面的士兵们不停的踮起脚尖张望,或者自行脱离队伍向前走去,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遇到叛匪了?”,李晟顾不得前头有那个讨厌的老古董鲁阳之,振作起精神,奋力打马向前奔去,两名昏昏欲睡的卫士半天才反映过来,连忙一夹马肚,去追赶李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