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所有人都没有开腔,众人都像回避似的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到了酒散人终,也没有人表态。
倒是张翔的安置问题得到了统一协商,外公一早就去找了村长,花了两百斤粮食换了村里一套无人居住的房子。
现今村里的空房子比较多,因为无主,就作为村里的公共财产支配,哪家需要的话就用粮食交换,换得的粮食依然作为公共资产留存。
百斤粮食换一套房子,这个交换比例放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要想的,但是如今的世道,粮食是最值钱的,村里各家各户都有住所,反倒房子没有什么价值了。
对于张翔的外来身份,村里也开会表决了,外公作为收招其入村的直接人,以后张翔的一切行为都由外公监管和负责,这是对整个村子安全问题的交代,另外以后家家户户往村里领人都按这个标准执行。
落实了住所问题,唐强家把自家将近一亩的田地划给了张翔,分别是半亩水田和几块分隔的菜地。
唐强家现在只有四人,家里田地却有8亩,即使划了一亩给张翔也还余有7亩,绰绰有余了。
倒是唐圆家,现在家里已经有七口人,但是只有6亩地,长此以往,以后的生活可能就困难了。
唐圆担心的还有另外一点,家里又多了两人,唐圆倒是不怎么担心空间暴露的问题,毕竟家里人大部分都是知晓内情的,这样打起掩护来基本万无一失,而且西晓和凡凡,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她们也只会站在自己这边,所以内部因素唐圆并不忧心。
唐圆烦恼的是家里人数骤增,时间长了粮食肯定会吃紧,这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自家田地并不多,入不敷出,一年还好,长此以往如果家里还是三餐充足,不愁粮油,这才会引人注目,招人疑虑。
但是真的要唐圆为了外人看法,天天饿着肚子,他千百个不愿意,自己的金手指开着不用,那要了何用?
纵观全村,当初未世侵複,村里死伤大半,好些户全家覆灭,他们的土地都归于了自家相熟的亲人。
就说唐叔公一家,因为自己孙子全家都遭了难,所以土地全都归了他,加上他和小儿子原本的地,一家四人加起来就有十多亩的田地了。
关键是现在的天气,好多家庭除开老人与小孩,劳动力只有一两个,这么多的田地根本应付不过来,大半时候都是空置的。
虽然唐圆有心想让村里改革,重新分配田地,但是也不好开这个口,毕竟这一想法一看就是为自家谋福利的,唐圆也不想去出这个头。
但是英雄所见略同,这话诚然不错。
在每周的例行会议上,村长大儿子唐荣德就提出了这一建议。
村长三叔家有两个儿子,整个大家庭总共十ー口人,家里田地比较多,足足二十亩。
以往的时候,虽然家里地多,但是气温和环境适宜,累就累点,累有所值。
但是现今的条件,三叔和三嫂年纪大了,也不敢经常让老人下地干活,女人和孩子当然也算劳动力,但是从体质上来说,干农活还是比不上男人的。
满打满算家里青壮年劳动力也才四个,家里二十亩的田地加上恶劣的气候与环境,根本就忙不过来,咬紧牙关都照料到,收成也不会太好,毕竟这么大的摊子无法面面俱到。
所以这个情况,整个村子应该都有,地多的忙不过来,地少的没得忙,如果能中和一下,也是一个双贏的局面。
唐荣德敢在例会上提出这个建议,背地里肯定是跟三叔打过商量的,作为一村之长,也算是表了态了。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如唐圆料到的一般,整个村子瞬间就惊起轩然大波,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赖以生存的营养,说是命根子都不为过,现在有人要来夺自己的命根子,自己说什么也不答应啊。
意料之中的反对声音,但是唐荣德既然敢提出来,看来也是料到了这一系列后续反映的。
这几年三叔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也逐渐跟不上了,本来就想着要不就退了吧,但是现在村子的情况还是需要有个领头羊牵引着的,就算这个领头羊根本就干不了什么实事,但是大家伙要得也不是真枪实弹的业绩,他们需要的是精神支柱与寄托。
三叔的大儿子有些竞选村长的念头,所以现在在慢慢的渗透自己的影响力,三叔对于这一想法当然是支持。
就算众人对重新分配田地的想法都不看好,但是针对村长家也要对这一决策身体力行,从表面上看,也是要“吃亏”的,所以虽然不满,但是也不好太过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