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东方一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出现过无数的灿烂文明。自盘古开天,三皇五帝以来,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兴起衰落,象征着天地的周而复始。周、秦、汉、魏、晋、隋、唐、宋这些霸业的传说逐渐的远去,历史的车轮终于转动至今,拉起一张新的帷幕……
新朝,一个曾经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自新太祖姚泽建国至今已历二百六十四年。宋末乱世,北蛮南侵,山河倒悬。太祖姚氏于闽洲揭竿起义,驱除鞑虏,光复神州,遂建新朝。
新朝,自此帝皇一人,下设左右丞相,右相于“大化府”主管六部行政,左相于“司政厅”主管朝廷吏法。文臣之外,更设武君。大将军为尊,统辖天下兵马,下设八方都督,各守一方。祖制相传,万世不改。
传至当今圣上,姚祁,太祖姚泽之七世孙。十三岁顺承大统,国号开德,至今已在位十有四年。姚祁少年天子,玩性甚重,颇善荒淫。自登基以来,疏于政事,宠溺宦官,暴敛强征,致使本就腐朽的王朝加剧衰亡。各地农民起义,蜂拥而起,转瞬之间已成燎原之势,幸得良将朔州都督赵威阳率军平叛,于邓州大破贼首陈二、蔡英。方将大厦将倾的帝国从生死边缘上拉回。然而在位的皇帝姚祁竟毫不知收敛,依旧我行我素,大肆征收各地“国难费”。百姓苦不堪言,天下有识之士皆有断言,一场的新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听闻今日凉州府又下通文,要求凉州百姓每户再交纳四斗米钱以应国难。”凉州府泾川县的一处书院中,一位名叫贾斯的书生说道。
“国难!国难!我看真正的国难就是这帮贪官污吏。把他们除掉了,那还有什么国难?”应声的高个儿书生名叫郑烨,与贾斯同是书院的学生。
“朝廷征一两税,州府就征十两,这样一层层下来,老百姓不知道还怎么活?”
“是呀!是呀……”书院里不少书生愤慨道。
“汪云你怎么不说话?你不是平时最自负韬略的吗?关键时候,给大家出出主意啊!”贾斯冲坐在书院角,淡定看书的青袍书生叫道。
汪云见大家齐刷刷看向自己,尴尬的笑了笑,放下手中拿着的那本《中庸》说道:“上有昏君,下有侫臣。多少位居高官的有识之士都难解其忧,我等一介书生,又能有什么办法?”
“那难道就看着朝臣腐败,百姓受苦吗?我等自幼苦读圣贤只书,是为了什么?”性格冲动的郑烨大吼道。
“呵呵,郑兄何必激动。这天下之事,循环往复,该来的终会来,该报的也终会报。我看大家还是散了吧,该读书的读书,将来自有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时候。”汪云冲大家摆了摆手,苦笑。
“汪云说得很对!”
“先生!”
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老学究自书院门外走进,一缕长髯顺立,俨然一副大儒气度,众学生纷纷正立行礼。
汪云见到老师刘辉来了,也连忙起身行礼。他这位老师可不是一般的私塾先生。刘辉字永亮,乃是前朝隆安三年进士,二十七岁入翰林院,三十四岁任御史台专案,是有名的铁骨御史。致仕后,隐居家乡凉州,专心育学,可谓桃李天下。
“汪云刚才说得很对。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国家大事自有上位处理,你们作为在学读书人,自当勤学苦读,考取功名,不要在此枉费光阴,妄议朝政。”
“是,谨遵先生教诲!”众书生愤愤不平的散去,只留下汪云与老师刘辉二人。
“云儿!”
“是!老师。”汪云抬手施礼,准备聆听老师教诲。
“依你看,国家到了如此地步,我等读书人该当如何是好啊?”
“方才老师不是已有教诲,叫我等埋头苦读,专心考取功名。”汪云抬头看了看老师紧锁的眉头,不愠不火道。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刘辉见这位自己最喜爱的弟子,竟然揶揄自己,不禁有点不高兴,沉声道:“斯儿、烨儿,年轻气盛,恐其躁进。云儿,你素来做事沉稳,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见老师生气了,汪云连忙正色答道:“以学生之见,自是千古江山终有易改。方今圣上,内宠官官,外避贤臣,亡国之象,已现勿疑……”
“大胆!”刘辉大喝道。
“是,学生鲁莽!”汪云躬身赔礼。
刘辉心里又何尝不知新朝的国祚恐已走到尽头,只是自幼习读忠君爱国之道的他,难以接受这个现实。眼见自己一辈子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他心如刀绞。也罢!当真是山河破碎,自己也将这身老骨共赴去罢。
刘辉叹了口气道:“你去吧!以后不许再言此大逆不道之语!”
“是,学生告退!”
与此同时,远在秦岭山中的起义军首领牛三石,正面对着手下的一群残兵败将暗自生愁。自陈二、蔡英在邓州兵败以来,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就分崩离析,做鸟兽散去。牛三石收拾着部分起义军残部,一路东躲西藏钻进了秦岭山中意图再起。
可是面对着一群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农民败卒,牛三石纵有豪情万丈,也难免在现实的冷水面前嗟叹。几千人的队伍在这大山中如何生存啊?
“报!”传令兵高呼。
“快说”
“报将军,朔州都督赵威阳因上书直谏减赋,惹得皇帝大怒,已被罢免军权,停职留京。新任剿总元帅由宦官王朝龙担任。”
“哦?此报当真?”牛三石瞪大双眼,他向来生的虎背熊腰,一双怒目更是大人三分,不怒而威。因此在军中又有个外号——牛大眼
“是小人的弟弟,亲自到赵威阳军中打探到的,千真万确!”传令兵道。
“好,重重有赏!”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牛三石大笑,手持腰间宝剑喜道:“传令下去,整顿兵马,收拾战具,我等不日即将出山攻伐!”
“将军,我军新败,这时出山恐……”
“诶!”牛三石大手一挥,制止副将的进言,坚定道:“邓州大败全因朔州都督赵威阳善于用兵,指挥有度。如今皇帝小儿把他撤了,换了一个无能太监来统兵,实是自掘坟墓。如此昏君还不亡国,那真是天理难容。你等不必多言,赵威阳我不是对手,但收拾个太监我牛某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出山令下,军中顿时旌旗涌动起来,兵士谁愿意待在这荒山野岭间啊?一个个强打起精神,好似恢复起几分刚起义时的士气。
牛三石站在山头,看着脚下这几千残兵,不禁感叹道,想当年新朝太祖皇帝姚泽何等英雄?他是否又会想到,浴血拼杀得来的江山,今日恐将要被我这几千人给搅的天翻地覆!
远处斜阳相照,山峰耸立,犹如血染。英雄擦拭手中宝剑,直指东方。一个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而这次逐鹿天下的主角,又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