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天气还有些许凉意,冰冻的河流已经化开,重新发出潺潺的流水声响。
苏牧一大早就来到了河边,只因为今天家里要来客人,没有丝毫准备的他想要捉条肥鱼回去做菜。
昨晚姑姑来电话,今天早上要和家里过来做客,因此苏牧一大早就起床准备招待的食材。
整个苏家塘还笼罩在大雾之中,小河从村庄自东向西流出,宛如一条巨龙快要升空。
苏家塘顾名思义,全是姓苏的住户,据说当年一位苏家的老祖宗逃难到此,从此在这定居,由此也有了苏家塘这个名称。
只是时过迁境,苏家的人口越来越多,很多人已经搬到了城里和隔壁的村庄,现在的苏家塘严格来说已经没有多少苏姓人家。
村庄一百多户人家有十几个姓氏,按理说早就不该叫苏家塘了,但这些人都是后来者,大家也懒得改名,所以还一直叫着苏家塘这个名字。
言归正传,苏牧提着桶在河边转悠,终于找到了一处溢口,冰块刚刚解冻,已经憋了一整个冬天的鱼儿早就跃跃欲试。
不时的冒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偶尔还会越出河面,卷起大片水花,再过不久就是产卵期了,它们争先恐后的寻找浅水区作为临时庇护所。
苏牧来到溢口处放下水桶,这里是河水到河流的接口处,水势较小地势也相对平缓,一群大鱼正逆流而上想要进入上面的水洼。
苏牧拿着鱼叉一叉一个准,受惊的鱼儿乱作一团四散逃窜,但又受不住产卵期的需求,不一会儿又开始集聚过来。
不一会儿就叉了满满一桶,其实也就三条,都是草鱼,个大圆润,一条就四五斤重,算了算时间差不多了。
苏牧提着一大桶草鱼原路返回,到田地的时候顺便采了些香菜和辣椒,又拔了两颗白菜一起拿回家。
苏牧五岁父亲离世,六岁母亲也跑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他十六岁那年老两口也相距去世,现在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十七岁的苏牧早早就辍学回了家当起了无业游民。
值得庆幸的是他父亲早年经商存下了一点积蓄,又给家里修缮了房屋,直到苏牧爷爷奶奶弥留之际才给他一个存折。
里面有十万块钱,是老两口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苏牧只感觉这笔钱沉甸甸的让人难以接受。
老人去世后家里的亲戚也就渐行渐远了,来往基本没有,只有嫁到隔壁村的姑姑苏柒偶尔过来一趟,当然也会让苏牧在农忙的时候过去帮忙。
今天要过来的就是苏柒一家,因此苏牧才会拿出自己最高规格的待遇来迎接。
时间已经来到七点半,大雾开始散去,在院门口已经能看到对面山上的轮廓,朦朦胧胧别有一番风味。
苏牧把鱼鳞刮干净,掏出内脏丢给早就摇头摆尾的大黄,可把狗子乐坏了。
今天的天气还带点阴霾,看样子一时半会不会出太阳了,苏牧决定搞顿火锅暖暖身子。
把鱼处理好先用盐和辣椒油腌制,白菜和香菜剔除掉泛黄的边角料,洗干净后叠在菜盆里,又从二楼捡了几个土豆刮干洗净后切成丁状。
切下一块老腊在火上把外皮烧黑,用碗刷把表皮刷干净再用热水清洗了好几遍,直到里面的水变干净,腌制的盐味变清这才放进高压锅里煮。
十五分钟后出锅,盖子还没打开就能闻到一阵肉香,一开盖那股味道隔着几十米远都能传入嗅觉。
把肉切片,汤汁加一点葱姜蒜辣就可以当火锅底料,这一套流程搞定,已经上午八点半了,苏柒一家刚好到来。
她家在苏家塘对面的村庄,两个村隔着西洛河,直线距离不过五六公里,但要绕路,步行起码也得一个半小时以上。
汪汪汪,大黄一早就在门口当起了传唤员,这是遇到熟人才会发出的叫声。
苏牧出去一看,果然,姑姑背着背篓,后面还跟着表哥和表妹。
姑姑你们来了,快进来坐,苏牧赶忙帮苏柒接过背篓,里面是一个用蛇皮口袋装满的大袋子,约摸四十公斤重量。
十几公里的山路,背过来着实不容易。
表哥,苏牧的表妹站在一旁出声,苏牧看去,这才几个月没见,表妹又长高了点,小时候那个爱跟在自己后面的跟屁虫已然变得落落大方亭亭玉立。
阿牧,我给你带了点水果和肉,肉是过年前家里自己的猪肉。
苏柒一边和苏牧进屋,口中一边说着,来就来呗,每次都带东西,苏牧感觉很不好意思。
来来来,你们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这刚准备好食材,今天比较冷,就弄个火锅吃吧。
苏牧把电磁炉端上餐桌接上电源,再把食材全部搬到桌上,只等水烧开就可以开饭。
火炉里面的柴火撤出来放到火盆,加一把柴变得大了起来,吃饭烤火两不误。
一顿饭在热闹中结束,期间苏牧才明白了姑姑家来此的意图。
原来前不久苏牧的表哥李成经人介绍认识了另外一个村的女孩,两人互相看对眼了,但是两家隔得太远,走路得大半天。
今天双方家长约好了去镇上见面,如果没有意外那就是商量彩礼和过门的事情了。
苏柒一家来此很简单,因为去镇上要经过苏牧家,顺带来看下苏牧送点东西,也可以在这休整一下继续赶往镇上。
原来如此,表哥今年二十一了,倒是可以结婚了,不过苏牧还有句话在心里没说。
虽说姑姑家在她们村算是条件优渥,家里良田多,家畜也多,房产十几间,不出意外这个条件在乡下来做媒的人早就络绎不绝的。
可惜李成这家伙从小不学无术,还天生口吃,小学没毕业就早早跑出去打工,十里八乡名气确实不是太好。
苏柒两口子可是没少操心,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好不容易有女孩看上就想着赶紧结婚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