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易安随后父亲开始议会建设,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议会,以议会为中心的议会体制,同时允许组建党派,最终由皇帝与内阁商讨后决定建立议会制度,开放全民选举制度。在罗先生的不懈斡旋下,我们与远方的英国缔结了重要的盟约。结盟之日,会场内人声鼎沸,充满了欢乐与对未来的期许。父亲特意带我到场,让我这个年少的子嗣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然而,在我翻阅英文版条约时,一个不寻常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国号一栏赫然写着“The Great Luo Empire of China”。这让我嗅到一丝有趣的味道,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不确定父亲是否通晓英文,但我还是决定借此一试。
初易安我用稚嫩的嗓音指向那行文字,故作好奇地问道:“父亲,您看这些弯弯绕绕的字是什么呀?好像很有趣的样子。”父亲微笑着解答:“这是英文。”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那行文字时,我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微妙的情绪波动,尽管短暂,却足以让我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初易安喜悦与警觉交织,我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真相。父亲很快转移了话题,他温和地吩咐道:“这是英国的语言,孩子。爸爸现在有要事处理,让刘姨带你出去逛逛,买些你喜欢的东西吧。”尽管刘姨带我领略了长沙的美食与繁华,但我的心中始终难以平静。我意识到,我可能无意间触及了一个敏感的话题,而这个话题或许与即将到来的风暴息息相关。
初易安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家的门槛几乎被访客踏破,官员们的议论声也愈发激烈。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员罢工席卷了整个长沙城,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事态的发展逐渐超出了我们的掌控,整个帝国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在这场风波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不安,我的父亲认识英文,而且他是最积极的立宪派,这让我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但这个想法还是需要时间验证。
初易安经过一系列的风波与纷争,那起事件终于落下了帷幕,生活似乎又回归了往日的平静。1761年的夏天,华夏大明帝国已经成功收复了半壁江山,首都也顺应时势,迁往了南京。与此同时,帝国召回了远在英国的罗枫泽,并特意邀请他参加这盛大的迁都晚宴。
初易安迁都晚宴上,罗枫泽并未如外界所料,大肆吹嘘自己在英国的外交成就。相反,他表现得异常低调和谦逊,对皇帝的态度更是恭敬有加。在宴会接近尾声时,罗枫泽借着几分酒意,竟然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忏悔,他言辞恳切地请求皇帝的宽恕,誓言将痛改前非,不再参与任何结党营私的勾当。他发誓自己将誓死效忠皇帝,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并哀求皇帝不要再将他派往英国。
初易安皇帝和陈先生看到罗枫泽如此诚恳地悔过,便动了恻隐之心,决定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他们原谅了罗枫泽,允许他留在国内,但官职却连降三级以示惩戒。罗枫泽对此并无异议,反而感激涕零地叩首谢恩。
初易安当时的我,也被罗枫泽的表象所迷惑,认为他真的已经痛改前非。然而,我却没有料到,这一切都是罗枫泽为实现他更大阴谋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