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门口。
慕容家的坐轿停了下来,慕容长风面色沉重地从轿上走下。
听说大理寺卿告病回家了,现在的大理寺只有一个少卿在负责。可偏偏坊间都在传这个少卿是靠关系上位的,因此他不得不亲自来一趟。
慕容长风朝门口侍卫作揖:“麻烦大哥帮忙禀告,卫国公府慕容长风来访。”
侍卫忙回礼道:“不敢,今日少卿并不在寺里,您恐是得白跑这一趟了。”
慕容长风眉头一皱,这少卿果然不着调,上面派了如此重大的案件下来,居然还不认真对待。
他叹了一口气,对侍卫道:“多谢告知,那在下告辞了。”
侍卫刚想回话,看见慕容长风背后从轿上下来的李晋,忙行礼道:“见过三殿下。”
慕容长风听见背后的动静,转过身正欲拱手行礼,不料被李晋用手一托,这礼硬是没行成。
只见李晋痞笑着就着这个姿势凑到他耳边道:“自上次府中一别,我对慕容公子可甚是想念呢。别来无恙啊,长风。”
慕容长风后退一步,咳了一下,把被打断的礼行完:“见过三殿下。”
侍卫看他们俩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李晋无所谓地挥挥手:“哎,憋这么在意礼数嘛。以你我的交情,这些繁冗的礼数大可以免了。”
慕容长风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开口道:“三殿下抬举我了,你我身份不等,礼万不可不行。”
李晋哈哈大笑:“行了行了,不说这些有无之事。你今日来此是为了太子之事吧,要我说,你大可不必对大理寺少卿的办事效率担忧,他背后到势力可大着呢。你呀,回去吃一顿好的,都累瘦了。”说罢伸手捏了捏他的脸。
慕容长风又退一步,面不改色道:“多谢三皇子关心,在下所为之事已办成,若无事,便先走一步了。”
李晋好整以暇地看着他,未发一言,慕容长风于是一拱手,转头就走。
李晋目送着慕容长风的轿子远去直到看不见后,扭头看见一旁的侍卫还在发愣,便佯怒着用扇子敲了一下对方的脑门,侍卫“哎呦”一声,回过神来,只觉李晋将一封信笺塞在了他怀里。
“别傻愣了,收好这封信,等你们少卿回来了亲手交给他,叫他不要多问,只管看信就行。”
说罢,李晋甩开扇子,一边摇一边往轿子走。
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往后面扔了一句:“哦对了,今日之事 ,允许你往外传,最好是再添油加醋一番。长风在乎名声,本皇子可不在乎。”而后登上轿子扬长而去。
“陛下。”魏岱跪伏在地。
李牧正半伏在书案上,闻言抬起头,眼中却满是疲累:“平身吧。魏卿,你觉得朕错了吗?”
魏岱摇头,谄笑道:“陛下之事,是天下之事,万民之心自然是跟着陛下走的,陛下是万民的表率。陛下既然是代表百姓的,乃是真正的明君在世,又何错之有?”
李牧垂眸:“王裴跟了朕三十五年,镇守边疆二十七年,不过二十岁就赴北疆微朕守山河,而如今他因公殉职。朕还听闻,匈奴剜了他的双目,砍了他的双腿,双手。他不肯降,最终被活活打死!这场仗如若不能赢,该如何告慰王将军和千万死在匈奴手下的亡魂?朕考虑了许久,此次一役,朕会亲自上阵。”
魏岱脸色大变:“陛下!不可啊!”
李牧挺直了腰身,正色道:“朕若不去,百姓又会怎么想朕?魏卿,你说朕是万民的表率,朕是要做出点表率了。”
魏岱上前一步道:“陛下三思啊!陛下若是不在朝中,朝廷失了中枢,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若是此时匈奴趁虚而入,则是得不偿失之举!臣以为,让皇子上阵,也是一招定民心之计。”
李牧皱眉:“朕就只有三个皇儿,都是朕的骨肉至亲,朕舍得让谁上阵?太子不善武,懿儿又身子不好,遣哪个皇儿都不如朕亲自来。”
魏岱道:“陛下,您遗漏了三殿下呢。三殿下骁勇善战,带兵能力也强,军略之术甚高。昨夜奉天楼观见将星落在三殿下府处,三殿下若是出征,民心自然也稳定了。”
皇帝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道:“来人!拟诏!”
李晋刚从大理寺处归来便碰见了宫里出来的老太监,于是将人领进了府中。
老太监展开诏书,朗声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李晋智谋高超,英勇骁武。如今北方有难,特于三皇子两万精兵支援北疆。”
李晋跪地接旨:“儿臣遵旨。”
第二日,天将晓,李晋已然带上两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