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公元628年7月21日 —公元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为善即唐高宗,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唐都长安,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个儿子,母亲是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因争储相继被废,李治作为长孙皇后仅剩嫡子,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被册封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李治即位后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任用长孙无忌、褚遂良辅政,使永徽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史称“永徽之治”。永徽五年(公元655年),李治废黜王皇后改立时为昭仪的武则天为皇后。自显庆三年起,李治先后贬谪或处死长孙无忌、柳奭、韩瑗等元老旧臣,掌握朝政大权。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李治因昏眩头痛症影响政务处理,开始命武则天协助处理国事,此后帝后同治天下,被称为“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葬于乾陵。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高宗在位期间,政治上重视选拔贤才,营建东都洛阳(与长安并列为唐朝的首都,洛阳作为东都,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完善法律;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设常平署平抑物价;文化上统一儒学、推崇文学、促进佛道两教并存,同时发展教育、完善科举制度;军事上先后灭西突厥(公元657年)、百济(公元660年)、高句丽(公元668年),扩张了唐朝的版图,自公元670年以来安西四镇、吐谷浑等地区相继被吐蕃攻占,后听信谗言导致东突厥叛唐独立;外交上,李治主要是使用招抚、和亲政策维持与其他民族或各国的友好关系。后世对李治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旧唐书》评价他是先贤后愚;近代史学家岑仲勉认为李治是庸懦的人,取得成绩是时势造成,不是他自己的力量所致。
早年经历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六月十五,李治出生在长安东宫的丽正殿,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文德顺圣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治四岁时受封为晋王,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遥领并州都督。李治幼时跟随著作郎萧德言学读《孝经》,得到唐太宗的赞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李治九岁时,母亲文德皇后去世,唐太宗多次安慰李治,为了表示对李治的优待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因病去世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关中(陕西省中部)饥馑[jǐn],粟米每斗卖三百钱,李治准备前往东都洛阳。四月三日,李治从长安出发,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等人辅佐。七月七日,李治下诏于十月封禅嵩山,但不久因李治患病,时间顺延到次年正月。十月十日,李治前往奉天宫(河南省登丰市),十一月三日,李治因为病情加重,下诏取消嵩山封禅。随后,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
同年十二月四日,李治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大赦天下。当天晚上,李治在贞观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诏命皇太子李显在灵柩前即皇帝位,裴炎辅佐,国家大事有不能裁决的,一并听由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