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在小溪里玩,主要就是堆沙子挖水渠。然后有种“粉石”可以磨出不同颜色的水来,其实也就是沫沫,要不然就是拿着在石头上,地板上写字。
那个时候写的字就跟画画一样,七扭八歪的,不过那样的字挺好处理的,就跟粉笔一样,用水冲一下就好了。
抓鱼的话也就那样,我们喜欢用一次性杯子,只不过好像就没抓到几次鱼,毕竟那条小溪的水还是流的比较快的,鱼也不大。不过我记得在旁边的橘子园的水渠里抓到过一条红色的鲫鱼,应该是谁放到那里的,或者是上头的一个小池塘里跑出来的。
要不然就是抓虾米,就是那种很小很小的虾米,螃蟹什么的好像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是没有吧。
那条小溪就在街旁,所以我们的家长也不担心我们跑太远,只是偶尔我们还是会窜到某些比较偏的地方去“冒险”,要说现在我也记不到了,可能是谁家的家背后?可能是谁家田里?又或者是荒地?
只是都挺听话的,距离街上那边不远的水库我们应该是没去过的,边上的山上倒是去过。
说到水库我记得叫“堂丛水库”,不大不小的样子,有一年放水后我去过,有好多大鱼,专门有网捞起来。不过也就仅仅这些记忆了,再什么的也就是每天上下学路上能看到“堂丛水库”四个大字了。
我们玩的东西也就那么些,记得比较清楚的就是弹珠,玩法的话就是打击和精准。
什么天坑地坑的,一打二打的,每次都能给自己弄得灰头土面的,衣服脏了是常态,我应该也不是多厉害,只不过后来一些年之后回到家我居然还从角落翻出来了几十颗弹珠来,五花八门的,大大小小,单色彩色,花花绿绿都有。
这还是一股潮流呢,到处都能玩,水泥坪,泥巴地,只要有坑能玩,没坑都能玩。就是有些时候打丢了找珠子的时候挺麻烦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自行车我都是用别人的车学会的,因为我从小用的是有辅助轮的,纯两轮的是之后我三年级才买的,那也是我学会骑以后了。
这个学会的过程就有些“草率”,我用的是张天的车,那时候怎么学都只能骑行一小段路就会倒,但有一天我很随意地骑上了车,旁边也没有人扶着车,然后我就脚一蹬,身体一正,就……那么骑稳了?
要知道,那之前都有张天扶着车后座我才能晃晃悠悠前进,那个时候就是那么“鬼使神差”地学会了?确实挺神奇的。
也许,没有帮助的自我成长才是最有价值,最能见效快的成长方式吧。如果太过依赖他物的“扶持”,那么我们进步的速度就会慢得不少。
像雏鸟要脱离了父母才会飞翔,我们不能只靠着帮助前行。如果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好像多摔摔,多倒下几次,自然而然的就会学会,这就是人的学习天性。
肯定的,如果是太过危险的尝试,还是需要有人保证安全的,一味的莽撞是不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