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最讲究酒文化的国家,据统计每年中国人宴饮的白酒总计销量达到1161.7万千升,看看吧数目惊心。
中国人比较讲究喝酒的规矩,那可真是丰富多彩,花样百出。
比如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形容不会办事的“领导夹菜你转桌”
可以多人敬一人,以示尊重。不可以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否则就是瞧不起人了。
谈生意的酒席间讲究的是“酒品看人品,就和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
这么多的规矩、讲究,随时都要小心。
不能仗着自己酒量大就主动出击,酒席间一定要以守为攻方为上策。
比如说你和领导在一个桌上吃饭,领导刚想夹一块肉。
你正巧把桌子上这个菜转走了,领导会马上去夹眼前的的菜来缓解尴尬。
教授你别光顾着自己吃,领导刚才要吃的菜都被你转走了。
你奥!还有这回事,我没注意,领导我给您要吃的菜转回去。
未婚妻不用,不用,大家一起吃,不要这么客气。
你我就说嘛,领导是什么人?能和我们一样的想法,是你想多了。
未婚妻难得同志们在一起聚聚,来我们一起干一个。
同事们都应着“好,干一个,感谢领导。”
你不就喝个酒吗,哪来那么多说法。来领导咱俩喝一口,酒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喝那么多干啥。
本来年底的先进是准备给你的,这回没戏了。
在一个喝酒还要注意场合,有的要多喝,豪气一点。有的场合就要含蓄一点。
比如说你和未来的老丈人喝酒,你就不能豪气要含蓄。
你还别不相信,咱举例说明。
你和未婚妻登记了,刚领证到你未来老岳父在家里吃饭。
教授你和我喝点酒吧。
你好的来呗,谁怕谁呀。
未婚妻怎么和我爸说话呢,没大没小。
你下次注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喝的差不多了,老丈人提议。
教授你看你们小两口也都登记结婚了,是不是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这时的你已经微醉,嘴上没把门的了。
你大哥看你说的,要是没登记我还顾忌你点,现在你还和我装啥大尾巴狼。
桌上人全愣住了,这是怎么个茬,喝多了吧。
师娘孩子喝多了,快别说了,女儿扶她去屋里睡会醒醒酒。
你你个老娘们,男人说话你搭啥茬,去一边呆着去。
教授你他妈说啥呢,这酒喝人肚子去了还是和畜生肚子里去了。
你大哥你是不是傻,这酒不是咱哥俩喝的吗?
你看这能行吗?
再说说咱们中国的茶文化,那也算是一大学问。
如果说酒文化是豪气、豪放,就像著名的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那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那么茶文化就是温文尔雅,骚人墨客多用饮茶来待客。你像“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这就是描写以茶待客之情景。
喝酒还是饮茶,还要因时因地不同而定。
比如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桥段“温酒斩华雄”,说的就是关羽的英雄事迹。
华雄那是一个了不得的大英雄,温酒斩华雄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如果当时是在饮茶,关羽披挂上阵回头喊一句,泡一壶茶等我,这酒失去了英雄气概,没了气魄。
但是有些场合就适合喝茶而不适合饮酒。
咱么设定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学生到教授家里去请教学问,进得门来问声老师好。
教授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学生小石头。
教授石头今来何事?你来干啥?
石头老师我有点学问上的事想请教您。
教授来做吧。
教授冲着老婆微微一笑,去泡壶茶来。
师娘石头你坐,师娘去给你泡茶。
两个人饮茶谈学问,文化氛围就显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换个场景,客人来谈学问,安排的不是饮茶而是饮酒。
石头老师好,我来是有点学问上的事请教您。
师娘石头过来坐,正好陪我喝几杯。老婆备酒。
正经事还没谈,几杯过后就开始,五魁首、六六六……。你看着不像话吧,所以这还是要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无论是酒还是茶,只要运用得当这就是文化底蕴。饮酒显豪放,饮茶显斯文。
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过度饮酒都知道不好,现在酒驾是要受到严格惩治的,所以记着酒后莫开车,开车莫饮酒。
那茶就能随便喝,想喝多少喝多少吗?那当然也不行,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是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所以你看,不管酒还是茶都要讲究待客之道中的度。
概括来讲就是“酒乃红尘之物”过不得红尘,“茶乃脱凡之物”可去浊留清。待客重要的不是酒还是茶,关键是你的自信和修养,你坦诚别人才会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