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疯狂的将领,用自己的命赌前程,落魄时可忍胯下之辱,仅4年受封齐王.把战争玩成艺术,用生命至少创造30个成语,又与彭越,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他就是韩信.
韩信(约前231年一前196年),淮阴县人,西汉开周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之一,早年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选为官吏,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放现代就是个整天游手好闲,吃闲饭的家伙,也难怪很多人讨厌他了.
林剑行胯下之辱: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虽然你长的高大,喜欢佩刀带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他一番,低下身,趴在地上,从他的跨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懦弱!。 首先 ..胆小,我认为不算;首先,在秦朝杀人是重罪,仅死刑就有腰斩,车裂十多 种,恶意伤害他人身体致死的罪犯会被判以枭首示众且破坏其身体.从这点来讲韩信就没必要动武。 2打赢吃官司,打输住院,问题在于,他没钱啊,打完韩信连看伤买药的钱都没有。3那老话说的好;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山峰去攀登时,就绝不会在意脚下拦路的碎石,这就是格局,格局打开。
天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汉元年(前206年)十一月,刘邦科韩信为大将,韩信率刘邦的精锐部队,从陈仓出发,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 章邯从废丘仓促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汉军分路追击,尔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大部.平定三秦,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 安邑之战:公元前205年,韩信率刘邦的主力,与项羽的大将魏豹在安邑交战,韩信利用地形和天气,诱使魏豹的部队进入狭窄的谷,然后在谷口放火,使魏豹的部队陷入火海,接着,又派骑兵从后方追击.斩首万余级,俘虏了魏豹本人,在这一战中,韩信运用了火攻,伏击,追击等战术,打出了一场歼灭战.
无数例于证明:有勇无谋适合领兵,有谋无勇适合领将,有勇有谋远筹帷幄,制胜淤无形。
潍水战公元前203年,韩信率领刘邦的主力,与齐国的田横在濰水交战。韩信先派遣一部分兵力,假装攻打齐国的都城临淄,引诱田横出城迎战.然后韩信率精兵,从潍水河上游渡河,偷袭田横的后方,田横的部队被夹击,大乱, 韩信又派遣骑兵追杀,斩首四余级,俘虏田横本人,韩信在这场战役中,远用了诱敌,偷袭,夹击等战术,打出了又一场迂回战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韩信战绩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肋燕、东击齐,南灭楚,威加海内,名震天下,
天武政治白痴:做为刘邦一统天下的最大功臣,刘邦曾对韩信许诺: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正史没有,但《西汉演义》等别史有记载),就是说,任何情况下,他都决不杀韩信,而刘邦在得知韩信被吕雉用竹剑杀死后,反应是"喜且怜文"司马迁《史记》、说明刘邦对韩信的死满心欢喜,巴不得他早点死. 那么:刘邦为什么定要杀韩信呢?其一,落井下石,假齐王事件
乱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在齐国平定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是个狡诈多变,是反复无常的国家,南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 此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荥阳,情势危急 这就好比你创建了一个公司,你看重韩信的才能,让他去做分公司的主管分公司在他的管理下蒸蒸日上,而你的公司却远转不过来,想让他过来帮忙,他却借此要挟,希望你将整个分公司交给他,你气不气.
天云汉五年(前202年),刘邦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约韩信从齐地,鼓越从梁地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韩信,鼓越未能如期而至,致使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 为调动韩信,鼓越,刘邦听从张良久谋,划陈(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这就好比你一手提拔上来的分公司主管,你到了生死存亡久时,而他倒向哪边,哪边就赢,借机不断向你索要好处,全然不记当初的知遇之恩.大家可以把自己带入刘邦的角度思考如何处置韩信.
林剑行其二,犹豫不决,只会败北 当韩信攻下赵国后,本想挥师东进,一举灭掉燕国,从侧翼掩护刘邦,威胁项羽. 然而,他却听从李左车的意见,选择两不相帮,引得刘邦猜忌: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乱如这两句诗所写,韩信封王拜将后重用辨士蒯通,蒯通却三番五次劝韩信谋反。 韩信呢;既不谋反,又不激流勇退,明哲保身。反而相信刘邦会看在自己给他立了那么多功的份上,放过他,韩信如果真的殊死一搏,就算难逃一死,起码也死的明明白白,
天武但是,到了关键时刻,韩信开始犹豫不决,完全没有他指挥作战时的果敢。其三不通人情,不懂站位 在刘邦设下伪游云梦之计,擒下韩信后,将其带至洛阳,赦免他的罪过,此后,刘邦还当着群臣的面,夸韩信为"人杰",甚至说“吾不如韩信",刘邦此举,正是希望韩信能安分守己,而在关中,韩信没有闲着,联合张良整理兵书,疗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荣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笑哙等同列!"
林剑行理性分析:此时的韩信既不是王,也不是樊哙的上司,若韩信接受樊会的拜礼,刘邦怎么想,怎么看这件事;而彼时的樊会是吕后妹妹一吕须的丈夫,也就是说樊哙巴结韩信是为吕氏,而樊哙之所以称韩信为大王会不会是暗示他,如果韩信帮吕后稳住皇后之位,就将大王的王冠还给他,可韩信却绝不会帮她.毕境他自己都朝不夕,还能帮吕后? 而吕后是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韩信不愿站位吕后,而吕后则借刀杀人
天云其四;狡兔死,走狗享 韩信出生在公元前231年,而刘邦出生在公元前256年,两人相差36岁,韩信正值壮年,而刘邦已经花甲文年,二人年龄之差可比父子,千古无二的项羽死后,韩信在军事上再无敌手,倘若他有反心,无人可制衡,那天下就会易主了.
林剑行***对韩信的评价就简短许多,虽然肯定了韩信善于领兵打仗,但其他方面的评价,***总结不过六个字:没有政治头脑.
韩信,终其一生不过八个字:精于谋战,拙于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