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有人谈起薛宝钗的时候,城府深、奉承、冷酷似乎成了她身上洗不掉的负面标签。她的确是以一个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卫道者的形象出现在本书中,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许多讲礼节的举动被人定义为奉承,许多冷静的判断被人定义为无情。我没有刻意将宝钗的缺点全部说为她的优点的意图,也并非刻意追求叛逆,违背作者意图,只是在我看来,宝钗确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女性形象。
先是性格。宝钗出身名门却不心高气傲,而是以朴素淡雅见长。当宝玉去探病的时候,原著中这样写道:“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唯觉淡雅。”出身名门,却能够不点唇不画眉,保留简朴风气,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处世态度。或许作者是想赞美像宝黛那样奋不顾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生观,但很多时候继承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旋律。那些大胆的人改革成功了,我们称之为伟人;他们失败了,我们说他们敢于变革,为后人开辟了道路。我们总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前人的行为。那为何现在很多人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反而投以鄙夷的眼光呢?当下,有想法的人层出不穷,但又有几人知道“淡极始知花更艳”的道理呢?
再谈谈才学。她是一个博学全能之女子,淡雅的《白海棠咏》、力压潇湘夺魁的《画菊》、奇异诡谲的《螃蟹咏》,甚至也不乏洒脱的词句,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的文学造诣在众人中数一数二。再者,宝钗能口述四十四样画具,而黛玉像个门外汉一样,正应验了那句老话:“你不说话没人知道你傻。”甚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认为,宝钗对医药方面也有一些了解。另外,凤姐整顿宁国府,探春改革也都是找宝钗帮忙。如此全能的、光芒四射的一个人,黛玉与之相比难道不是相形见绌么?
此外,宝钗拥有着多数人不具备的理性,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判断力。而若说城府深,黛玉相比于宝钗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还是“潇湘子雅谑补余香”,尽管黛玉对宝钗一次次试探戒备提防挖苦,宝钗都表现得浑然不觉,这是她冷的一面。她能对别人做的事情网开一面,我们又为何要去责备她“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做法呢?见义勇为是美德,但行好事是善良,但这些都不是义务,它只能定义一个人的好,无法断定一个人的坏。像宝钗这样冷静理性,不多管闲事,不要求他人,也未尝不可吧?
另外,有时一个人的不足,反而会使这个人更加令人喜爱。表面上宝钗是一个处处注意分寸,时刻绷着弦的大家闺秀,但她也有“失态”的时候。“滴翠亭扑蝶”,那个天真烂漫童心未泯的宝钗令人眼前一亮,让人们明白了她也不过是个平常人。无论她才华多么出众,无论她多么需要看氛围行事,无论她的天性被怎样地遮盖藏匿,她终究是个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人。
虽然我很喜欢宝钗,但是我认为她最后同意调包计,将嫁衣披在自己身上这个决定,不符合她的一贯作风。她一直是一个理性的人,最后却被爱情冲昏头脑。宝玉处在“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状态,留给宝钗的只有凄凉。若要说宝钗的美中不足,应该仅此而已了。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宝钗,“任是无情亦动人”最好不过了。纵观宝钗的人生历程,总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出生于名门望族,进京后客居荣国府,随身带着冷香丸来抑制体内的热毒之病,也就是在出世和入世中寻求自我和解。爱情上与宝玉有着金玉良缘之说,换来的却是独守空闺,最后“金簪雪里埋”,留给世人一大遗憾。她似乎除了爱情,应有尽有,但也正是这未能如愿的情愫让她的故事以悲剧告终。当我们再回顾她的往事时,无尽的风光中似乎都夹杂着一些苦涩,她能凭才学和能力压倒所有人,但终究输给了自己。
如果要为《红楼梦》里众人的境界排序的话,追名逐利的人在最底层,往上是洁身自好,再往上是与众不同,而站在顶端的非宝钗莫属。
你并非狂人,社会的制度也不会吃人,那叛逆的情愫若不是作者特殊的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最错误的做法,淡雅随和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生存法则。
正道是:冷香中不失烂漫,淡雅中亦带鲜艳,“珍重芳姿”怎不敌“半卷湘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