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糖类的主要生理作用:
<1>.主要的能源物质。
<2>.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等。
<3>.核酸的组成成分。
(12).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储能物质,但肌糖原无法分解。
(13).葡萄糖+果糖→蔗糖;2个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
(14).脂质的主要生理作用:
<1>.生物体的储能物质(脂肪)。
<2>.构成细胞膜以及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
<3>.调节新陈代谢核生殖发育(性激素)。
(15).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反应生成,属于酯类,又称三酰甘油或甘油三酯。具有隔热、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
(16).脂肪中只含C、H、O,但磷脂中除含P外还可能含N。
(17).固醇属于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膜。
(18).植物细胞中一般不存在胆固醇。
(19).维生素D可在人体内合成,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0).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种(婴幼儿还多一个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又称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21).一条肽链也可以折叠形成蛋白质。
(22).环状多肽的肽键数=失水数=氨基酸数。
(23).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肽键不断裂)
(24).盐析可逆(鸡蛋清中加入食盐可析出蛋白质,兑水消失),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变。(25).盐析原理是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由蛋白质周围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水化膜的程度,以及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的情况决定的。当用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中性盐对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于是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层减弱乃至消失。
(26).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辐射(如X射线等)、乙醇等会使蛋白质变性。
(27).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控制形成蛋白质的基因(DNA)碱基数量及排列顺序不同;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28).蛋白质一般不供能,只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氧化分解供能。
(29).蛋白质分为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蛛丝、头发等)和功能蛋白。
(30).功能蛋白具有:
<1>.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
<2>.运输功能:载体、血红蛋白(Fe2+参与形成血红素)等。
<3>.调节功能:激素等。
<4>.免疫功能:抗体等。
(31).DNA并不都是双链(如细小病毒),RNA并不都是单链(如轮状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