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工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三、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915年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2.“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
3.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反思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的标志: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德先生”“赛先生”
3.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文学革命论》。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近代化探索
事件
代表人物
口号、思想
学习西方内容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逐步深入
洋务运动
中央:奕䜣;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
自强、求富
技术/器物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君主立宪——制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民主共和——制度
新文化运动
***、胡适、***、鲁迅
民主、科学
思想文化
第十一第十二课,额嗯嗯,努力熬夜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