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清晨,朝阳初升,江陵昭与弟弟江行在都城门外整装待发。他们身后的帝后眼含深沉的期许,而江若兰的目光则盈满了不舍。在那浩荡的三十万大军簇拥下,姐弟俩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朝臣们的道别声随风飘散,如同涟漪般在空气中荡漾,为这场出征增添了庄重的气息。
离别的瞬间,江陵昭的眼眸如同深邃的湖泊,倒映出复杂的情感,既有深深的眷恋,也夹杂着一抹难以言喻的苦涩。
大军行了二十三日,终于抵达雁门关。
江陵昭开了口:“面对敌方五十万大军,兵力悬殊,硬拼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当按兵不动,先观察敌情。”
江行,这个年轻热血的少年,性格如初春的疾风般急躁,对姐姐提出的稳重策略颇感不满;江陵昭虽然只比他年长两岁,却有着超出常人的沉稳,像是深秋的湖水一般宁静深远。
江陵昭耐心地劝导江行:“阿行,我们兵力不足,又不了解敌情,现在不宜贸然行动。”
“再者,将士们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此时不宜直接出击。”
江行:“阿姐,我知道。可是如果我们不行动,朝廷里那些自以为是的大臣会怎么说我们?敌人又会怎么嘲笑我们?这次机会是二姐辛苦争取来的,为了我们的大业,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
江陵昭仍然耐心地劝说着:“阿行,我明白你的想法,但眼下不是最佳时机。”
江行仍然固执己见:“好了,此事我自有主张,你先好好休息,明天按照我的计划行事。”
平时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姐弟,但在军营里,江行是元帅,拥有绝对的权威。
江陵昭只能默然退下。
次日,江行率领大军毅然出关,直面突厥的铁骑。
他相信自己的部下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勇士,足以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然而现实却像凛冽的北风,狠狠地吹拂过少年的脸庞——那二十万的兵力差距,就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天堑。
江行的自信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一时的鲁莽让雁门关陷入了重重围困。此刻,三十万士兵如困兽般被困于关内,仅剩的粮草勉强维持着两天的生活所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不仅覆盖了关隘,也在将士们的心头堆积起厚重的寒意。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失望,而江行的内心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懊悔。
江陵昭望着眼前的一切,内心燃烧着熊熊烈火,做出了决断:“传令下去,将所有可用的食物全部煮熟,让将士们饱餐一顿。”
江行见到这一幕,心中不禁一凉,便上前询问姐姐。江陵昭并未多言,只是给了他一个坚定的眼神,满眼写着君大可放心,一切有我
用餐时,将士们狼吞虎咽。
江陵昭站起来,对着狼吞虎咽的将士高声喊道:“英勇的将士们,让我们共享这顿丰盛的餐食,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盛宴。餐后,我们将再次迎战突厥铁骑,无论生死,绝不向饥饿低头。从遥远的地方跋涉至此,怎能甘心让自己空腹成为命运的俘虏?”
“怎能让敌人的铁蹄践踏雁门,玷污我们神圣的土地,威胁家人的安宁?”
“南邦胆敢犯我大宣,虽远必除。餐后,我希望看到你们眼中燃烧的斗志,照亮整个战场。”
话语激励了将士们的士气,有人高举拳头呼喊:“虽远必除!”
江陵昭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到一丝宽慰。
江陵昭又转头对江行说道:“阿行,你带领十五万人出城迎战突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即使失利也不要紧,尽量拖延时间。”
江行看着江陵昭回道:“阿姐,你是打算声东击西?”
江陵昭目光坚定:“对,我再带三千轻骑趁乱出击,直捣突厥营地,夺取或焚毁他们的粮草。其余的人留在城中休养生息。”
江行手持“破军”刀出城迎战,而江陵昭则提着她的“雪狱”戟,率领三千轻骑直击突厥营地。
“雪狱”,这把如同月光流霜般的银白色戟,是江陵昭的恩师天枢长老精心打造的杰作。它由上古神铁铸成,每一丝纹理都蕴含着古老的故事,堪称稀世珍宝。
当江行成功牵制住了突厥的精锐部队,留下的营帐显得格外空旷。“雪狱”在兵器的交击声中溅起了血花。江陵昭果断下令,命士兵们将缴获的粮草捆扎好,多余的则毫不迟疑地付之一炬。
三千轻骑带着粮食返回城中,江行也率领大军撤回。
江陵昭鼓舞将士们:“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在这一餐中汲取力量,用我们的豪情打破夜晚的寂静。待到黎明破晓之时,我们再次出城,让敌人的铁甲在我们的剑锋下破碎,胜利的曙光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最终,南邦战败,宣王朝以少胜多。
南邦被彻底击败,归顺于宣王朝。
凯旋的路上,江行与江陵昭耳边不时传来各种议论声……
作者进展似乎有些缓慢。
作者但没关系,下一章将有一个重要角色登场。
作者可以猜猜看是谁,简介里已经有所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