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它话,我与太上老君就那么对坐着,由他在空中显示出《道德经》各章节来,然后就由我理解。只要我理解无误,我们两个也就这样相对无言地进行下去。
接着就是第四十二章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此章也很简单,就是重申要抱着处下而上、虽损尤益的宗旨执政。不过附带了点儿对强梁之辈的批判。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引用道学原理来引论要利用好阴阳调剂,损之而益。
从道学上讲,道是“无”,“有”生于“无”。“一”呢算鸿蒙状态,是一切的起始。“二”为阴阳二气,开始让万物孕育划分。“三”在古语中并非确指三个,而指许多。此处应是代指万物。“二生三”即阴阳二气的运转,使得产生了万物。
反过来就是说万物皆有阴阳两方面的属性,这是古人认识、感知万物而总结出来的。即“万物负阴抱阳”!
所谓“负阴抱阳”,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一面照射着太阳,叫抱阳,另一面背对着阴影,叫负阴。
“冲气以为和”指的阴阳调剂而达和谐一体。这理论是古人的智慧,老子此处仅仅引用以作论据而已。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这在前面第三十九章提过。
贱称以自损,既是自我诫骄诫躁,也算古人由道学理解而形成的一种迷信。
民间为了孩子好养,也常取一个“小名”,往往是贱称,如猫儿、狗剩之类的。
至于能否随时以此来警醒自己不骄横自大,则看自身修养了。
老子所指当然是希望统治者能以此自诫,不能骄横自大。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即:所以事物也许对它过度了的地方折损下反而于它有益,或者过于增强它好的方面反而造成对它极其不好的结果。
万事万物方方面面都要和谐协调,平衡发展才行。
老子在此主要想强调的是作为统治者,权力大地位高,就更应该有自律意识,自觉地放低身段。不可骄横膨胀、不可一世!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就是前人那么教诲我的,我也这样教育别个。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是老子愤慨之言了。说“那些强暴而肆意妄为的人不得好死,我要用这句话来成为教父(即最先提出这种说法的人)!”
老子为何如此愤慨?估计春秋未期那种“强梁”之辈层出不穷,弄得有些天怨人怒了吧。但若老子再迟千把年看,可能就要麻木了!
再看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章老子开始重点讲“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的政治策略。此章可认为是关于这方面总括性的开场白。
首先,道家主张的是循道自然,故不提倡强权霸道施政。
他们希望执政者能平和自然地浸润式施政。柔和的施政方针就成了首选。所以,以柔克刚就是他们所主张的施政主要策略。
而从物性之“道理”相通的思维模式出发,老子就最推崇水的至柔。
所以,此章老子即以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开头。
即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但它能在天下最坚硬的大地上驰骋。比如,岩石是坚硬的,但它阻止不了水的流淌。
老子说这,既是为其后面推出“柔弱胜刚强”的理论作铺垫,也是想说明柔和施政,才是正道,才推行得走(可以驰骋于天下)。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即指无为地浸润式施政了。“无有”即“无”,可指空间。
当然,老子此处指的是“道”,“道”的表现形式就是“无”。“无间”指致密的实物。若光从哲学意义上讲,“无有入无间”说的就是再致密的实物内部也是有空间的。
这点儿我们现代人知道,分子间是有间隙的,原子核中核子之间也是有间隙的。整个宇宙世界从微观到宏观,都是框架结构。
老子倒不可能有这样的理论体系,但他从“道”以“无”的形式充盈于世间的角度去想,就能得到这样的结论:再致密的物体,它内部依然浸透着“道”的存在。这不也挺有点儿殊途同归的味道么?
老子以“无有入无间”来切入到“无为,行不言之教”上,就是说“以道治国”就要顺其自然地“无为”。顺其自然地“无为”,就是在行不言之教,就能使治国之“道”深入人心,从而可实现社会风气的自然归化,自觉纯朴。
当然,这的确有点儿理想化了。但此处老子也仅是从道理上这么说的,理论上还是过得去的。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是总括之言。
就是说无为而治,能达到不言而教,天下归化的效果。所有治国之策中,极少有能赶得上它的。
可以说,老子在此极其扼要而又隆重地向统治者推荐了自己“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然后又是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此章老子讲要知足,旨在劝诫统治者勿贪。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说:
名誉与自身哪个更亲切?自身与财物哪个更贵重?获得与失去(亡)哪样更有害(病)?
老子这三个比较式问句层层递进,直指核心内容——
贪,其实是不知轻重,不识根本的行为。
其中潜藏的逻辑是:古人重名誉,宁愿身死也不毁坏自己的名誉。而钱财乃身外之物,为财而死不值得。得与失是对立统一的,有些东西得到了反而有害,有些东西失去了未必无益。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子此处强调的是不要贪图眼前的利益,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要守住根本,知足即好。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说的是太喜欢某些东西了必然就会有太多花费在这方面上去了;收集贮存的财物多了,肯定就会损失惨重。
老子此句是紧接前面的对比诘问而提出的生活哲理,旨在指明“贪”不可取,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
故老子紧接着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即知足就不会遭致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殆,危殆)。这样就可保长期平安。
老子说这些是从常理角度说的,对任何人都适用。但他主要是要告诫统治者不要贪得无度。因为老子把后果说得挺严重的!
对小老百姓而言,绝大多数似乎达不到那个“辱”与“殆”的程度。只有统治者,自以为贪得自然,贪得心安理得。结果贪狠了就最终弄到受“辱”且“殆”的程度。
而“贪”这一问题又一直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决。至今全世界各国政坛,贪腐都是个难以根除的毒瘤。
老子希望统治者能从提高自身素质来提升这方面的认识。从克己益公角度出发,少得点儿便宜,吃点儿小亏。从而最终成就自己治国方面“身死而不殆”的不朽功绩。
不过几人愿听?
当然,老子所指的贪,主要指统治者的贪。因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国君就是一国的法人代表,而他下面的臣子仅属家臣性质。国君的贪,会严重影响到其国家的社会风气,造成严重的后果。
到秦朝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统治者才真正意义上是整个官僚体系。其体系内部的贪腐才具备了如今所说贪腐的意义。
即使贪如王莽,他也似乎不是为他个人而贪了,而是为他所代表的儒家官僚体系而贪!
所以,老子这些劝诫就更显得极具政治智慧而犹为圣明了!对最高统治者而言,重大经济决策时就该考虑到是否涉及到“贪”了。
如汉武帝让朝廷垄断盐铁经营,宋朝垄断茶及陶瓷经营,明朝垄断的丝绸经营等等,是否涉“贪”与民争利,是挺值得推敲借鉴的!
老子是极其反对与民争利的,他在后面第五十三章是严正提出来了的。
他把那种“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而国内搞得“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国君视为“盗芋”!
“盗芋”即强盗头子!芋,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