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夜,乾清宫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哀痛的啼哭声,划破了夏夜的宁静,皇帝驾崩的消息犹如一阵惊雷,在宫中炸开,皇城瞬间被死亡的气息笼罩,各宫如同炸了锅般的,皇宫顿时哭声一片,王子皇孙,嫔妃们纷纷面朝乾清宫跪下,各宫道也都跪满了婢女和奴才。 那个遵从所谓无为而治的万历皇帝就这么去了…
大同镇,夜晚很快就过去了,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墩堡中,刚从朦胧中睡醒的袁恒生便自顾自的穿戴起了上面发下来的破红袄,拿上墙角边一把锈迹斑斑的红缨枪,便出了门,走前,母亲罗氏甚至用上了家中仅存的白面为他蒸了两个馍馍,袁恒生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经常挨饿,索性只要了一半,就匆忙前往了城头。
袁恒生生前是在某猪场公司上班的一位程序员,生前的他熟读明史,属于一位狂热的历史迷,尤其是听穿越小说,几乎成为了袁恒生生前每晚必干的一件事,可没想到在某一天上班途中,他因为戴着耳机没注意车笛声而出了车祸,从此与世长眠,从穿越到现在,袁恒生已经在这个世界整整度过了一个月,在这个这些天中,他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逐渐死了心,自己名叫袁恒生,身高七尺,体型魁梧,是家中长子,祖上军户出身,父亲袁氏与母亲罗氏共有三儿一女,家中只有那为数不多的屯田,世代镇守着大同边疆,一直到现在……
袁恒生“好饿啊……”
袁恒生双手握着红缨枪,全身软绵绵 的靠在城门口上。
高原之巅,一座屹立不倒的古堡默默诉说着岁月的传奇,其斑驳的石墙刻满了风霜的诗行。狂放的风携着黄沙,在天地间挥洒自如,犹如时间的巨兽试图抹去一切痕迹。阳光穿透舞动的尘埃,温柔地映照在城堡残缺的雉堞上,照亮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让历史的辉煌与哀愁在光影中交织闪烁。那牌匾之上,三个雄浑的大字——“万宁堡”,犹如古老的烙印,见证着过往的安宁与动荡。
万历皇帝驾崩的事情他虽已然猜中,但仍无可奈何,身份上的悬殊,使他只能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自顾自的摸鱼。
这位身着朱红色大袄的年轻人,静静地倚靠在石墙上。他的脸庞饱经风霜,皱纹刻画出岁月的沧桑。那件红色的大袄,虽已略显陈旧,却依旧鲜艳夺目,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
他的双手交叠在胸前,指尖轻轻敲击着,发出细微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故事。他的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河,看到了那些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往事。
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而祥和,只有偶尔传来的远处鸟鸣,打破了这份宁静。老者似乎很享受这种孤独而宁静的时刻,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空气中的清新与寒冷,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聆听着大地的呼吸。
袁恒生依然保持着那份独特的闲适,仿佛世间的动荡与他无关。然而,千里之外的京师却已不再平静。万历皇帝的猝然离世,如同晴天霹雳,震撼了朝廷内外,也震动了整个天下。消息如疾风骤雨般席卷京城,一夜之间,整座城市被素白覆盖,往日的繁华与喧嚣瞬间沉入了一片压抑的静默。人们在为万历皇帝的离去默哀的同时,心底悄然涌动着对新皇登基的无尽期许与猜测……
呼呼——
炽热的盛夏,微风拂过,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袁恒生微微眯起眼睛,仰望刺目的骄阳,试图从天际的光影中揣测时辰。蓦地,一支羽箭破空袭来,直指他的眉心,犹如死亡的邀请。他瞬间侧身闪避,箭矢深深钉入泥土,震动的草叶仿佛在诉说刚才的惊险。还没等他喘息,一片黑压压的铁骑如狂潮般涌至,二十多名土默特部的重甲勇士,如同疾风骤雨,席卷而来,将袁恒生的侥幸与平静一扫而空。
鞑子头目“兄弟们!杀光这些明狗!把堡里的抢粮以及女人全部抢过来!”
袁恒生慌乱之中紧握手中那一杆红缨枪,并大声吼叫着…
袁恒生“鞑子来了!兄弟们!快!都快醒醒!”说罢,袁恒生还推了推一旁的王二狗。
袁恒生“二狗!二狗!别踏马睡了,鞑子来了!”
话刚说出口,王二狗便想向身后堡内逃跑,可刚起身,王二狗便被袁恒生喝斥道…
王二狗“嗯?鞑……鞑子?什……什么!鞑子来了!???”
王二狗惊恐地睁大眼睛,话刚说出口,身子便不由自主地想往身后的堡内逃窜。可他刚刚起身,就被袁恒生一声怒喝止住:
袁恒生“你现在跑了!那谁来守堡?到时候咱们只有被杀的份儿!”
袁恒生一脸严肃,语气坚定有力。说罢,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手中的红缨枪递给了王二狗,然后迅速夺过他的弓和几支箭。
与此同时,堡楼上方的几十名士卒同样惊慌失措。然而,当听到袁恒生的话语后,他们一个个紧紧握住手中的弓箭,目光锐利地瞄准了对面的土默特士卒。
实际上,在万历年间,大明朝的士卒相对于崇祯年间来说,并没有那般颓废不堪。因此,他们很快就从最初的慌乱中回过神来。当鞑子距离万宁堡仅有八十步之遥时,他们瞬间松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飞向敌人。而袁恒生也没有丝毫松懈,他双手紧握着弓,用尽全身力量拉开那张重达二石的强弓,稳稳地将箭头对准了其中一名鞑子……
嗖——
一片箭雨射向鞑子骑兵,为首的一名鞑子没想到明军竟能顽强抵抗,虽心生退意,但是现实告诉他,他只能冲锋,鞑子骑兵加快速度并拉满手中的弓,射向堡上的明军…
鞑子头目“该,该死的!兄弟们,跟这帮明狗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