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班上有一个人,他高一时喜欢上了隔离班的一个女孩。
从那时起,一向邋遢的他开始注重形象,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洗头。洗好,拿吹风机吹成型,再背起书包,骑上山地车,绕很远的路去接女孩上学。晨风中,他接近蓬松的头发飘出好闻的薄荷香味,坐在后座的女孩和他叽叽喳喳说着话,他感觉自己潇洒极了。
母亲对他的反常行为渐渐有了察觉,唠叨他每天收拾头发过分讲究,不如坐下来好好学习。他冷哼几声,依旧我行我素。脾气暴躁的母亲被他充耳不闻的态度激怒了,抓起毛巾就要打他。他把毛巾夺过来,吐出一句气人的话,然后优哉游哉的坐在桌前,恨起周杰伦的《双节棍》……母亲气的立在原地气,半天缓不过神来。他挺挺胸脯,摇头晃脑,好像是个胜利者。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说话嗓门很大,教育他时大多是瞪着眼睛唠叨。他觉得和她一点共同语言也没有,她说什么,他偏偏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这样的青春才叫有个性。
母亲在市绿化当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地点都不固定,中午无法回家吃饭。她每天早上拎着装满水的大玻璃瓶出门,晚上才回家。回来后,她从不说自己这一天都忙了些啥,第一件事就是追在他身后问一天的学习情况。每次他都以学业忙为借口,把他一连串的问题堵回去。
那年夏天格外热,有几天气温甚至接近40℃,行道树下,小草打着卷,颜色不再鲜绿,连往日聒噪的蝉也噤了声。但他才不怕这些,依旧接送女儿上学。
有天中午放学后,他像往常一样,一边擦汗一边卖力的蹬着车子,想快点甩掉,这让人窒息的闷热。
行进间,前方绿荫倒下躺在人行道上的,一排中年妇人吸引了他的目光。那些妇人把破旧的工作服铺在地上,静静的躺着休息。他们身后整齐的摆放着自行车、剪绿篱用的长剪和盛水用的大号玻璃瓶。看到这些,他明白了,这些妇人应该和母亲一样,也是园林工人。这样一想,他有多望了几眼。忽然,他的心针扎似的疼起来,那睡在边上的不正是母亲吗?暑热把她的脸颊熏得又黑又红她,她静静的躺在这炎夏的“蒸笼”中,像一枚无怨无悔的落叶。
母亲从来没有对他说过她的艰辛,他也从没问过一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真的难以置信,母亲每天的午休竟然是这样度过的。
这些年,母亲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吧一一把苦和累深深的掩藏起来,留给儿子的是生活的平稳和幸福。作为儿子的他,哪里曾关爱过母亲?
有许多天,他的心都无法平静,眼前老是晃动着母亲酷暑下的身影。从那以后,他跟母亲说话时,声音温柔了许多,当他端上为母亲做的饭菜时,她更是惊喜不已……
如今,年少时的爱情早已像蒲公英的种子,不知被风吹向了哪里。而那个夏天与母亲的相遇,却一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那是他成长开始的第一步。叛逆,在那一刻停止了。
作者求收藏,求关注。
作者作者希望大家理解自己父母的困难,也希望大家能够帮助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