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孟宴臣思索了一下,印象中虽然是有这么个人没错,但他出现的方式实在让人有点难以理解,次数多了孟宴臣就对他产生了一个脑回路不太聪明的印象。
孟宴臣啊...就是那个从前经常来咱们学校偷偷从栅栏外面给你塞辣条的哥哥?
张若昀对对!就他!你居然还记得啊我去!
张若昀我还以为你当时光学习了压根儿没印象呢!
孟宴臣...不,我只是查纪律的时候总能看见他给你塞辣条,鬼鬼祟祟的,好像不是很聪明,所以印象深刻了点
张若昀嘴角抽搐,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好在心里默默对撒贝宁说了一万遍对不起。
都是年少轻狂,一个敢吃一个敢送,要不是孟宴臣和自己关系铁没把这事儿上报,估计现在俩人在江湖上的传说已经要名扬四海了。
在他们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小的是张若昀,所以总是被撒贝宁和何炅处处宠溺着保护着。他们从小关系就非常好,许多年来都并肩而行。白驹过隙,再一回首,才猛然发觉,他们竟已陪伴着对方走过了万水千山。
比起何炅那种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来说,撒贝宁更像是一个没有太多棱角的多面体。他与生俱来的气势就十分凛然,正义、国家、信仰,都是他所坚持的事物。
但他又并不十分严肃或正经,思维跳脱得如同一只兔子,直率又幽默,有时候有点儿爱犯贱,还喜欢毫无缘由地说起几个冷笑话,让人猝不及防。
两个性格如同对立面的人,相处得却意外融洽。撒贝宁冲动的时候何炅就会牵制住他,反过来说,何炅优柔寡断时,撒贝宁也会为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时常能考虑到对方思维里意识不到的事情,因此他们总是更喜欢用“知音”来形容对方。
还记得在何炅高中毕业的那天,张若昀罕见地看到了他哥哥流下眼泪。他坐在何炅的身边,抱着他,看见了被他眼泪打湿的一枚贺卡。上面写着:
纵有黄金千万两,不换知音数百年——撒贝宁拜启。
——————
还若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进行交易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签合同?比如保密协议什么的?
张若昀嗯…他说是会签的。而且我今天是以生意人的身份和他交流,他也拿出合同给我看了一眼,还叫我考虑长期合作
还若长期合作?我觉着他们也不像是缺少长期资金链的人啊…
还若既然有保密制度,就一定会以什么贵重的东西作为抵押
还若所以会不会是看上了合作方能给自己带来的额外利益?比如高昂的封口费?
张若昀这个我不知道。碍于职业特殊,我不太能明目张胆地调查取证,一般接触嫌疑人也都只是点到为止,后续工作和案情分析都只能私下偷偷进行
张若昀不过,如果真的有不法条款的话,肯定不具备法律效益。既然他们能做得风生水起,肯定是在这方面有人罩着。
张若昀起初建立侦探社的时候,就是以私营企业注册的小规模“咨询服务类公司”,何炅也只是以商业性质为目的进行投资。
他的公司信息在表面上看来与其它普通法律咨询公司一样,只是一种信息交易,并不参与案件刑侦调查,也无权勘察现场。
毕竟根据现有的法律条文来说,私家侦探一直都游走在灰色地带。违法的界限十分模糊,蹲不蹲牢子全靠尺度的把控。
因为私自干涉公民的隐私是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许多侦探也都只是行使普通公民的合法知情权而已,无法和警察一起并线调查或涉足刑事侦查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在暗中取证。而他的人脉之一,就是撒贝宁。
警方和侦探的立场相同,却也不那么相同。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给无罪的人还一个清白,找出真正的犯人。
但,警方更侧重于给犯人定罪,维护法律的尊严。只要主体事件经过并没有任何错误,他们依旧可以带有主观意识地去理解真相。
毕竟真相可以有千万种说辞。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理解的事情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真相,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真相。
哪怕是同一件事,就算大家都没有说谎,也没有夸大其词,也一定会出现不同上说法,每个人也都总有不同的认知。
况且,往往在某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委托人的心里也早就会有了一个真相,是主观意识产生的结果。只不过,任何人都有知道事实的权利。
侦探无法决定任何一个人的生死,甚至没有办法说一个人完全是罪人。侦探真正的职责,只不过是帮助委托人看清楚事件的始末,还原事实罢了。
他只需要完全客观地阐述事实就足够了,而至于他所阐述的事实会被委托人看作是哪一种真相都不要紧。毕竟,无论如何去给自己的想法镀金,事实也只能有且只有一个而已。
只要他的工作不影响警方的探案进度,那他在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可以提供线索的证人。况且,有时候警察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寻求一些帮助。毕竟在这个信息差过大化的时代下,总有公事公办打不破的壁垒。
所以张若昀也不敢擅自把自己暴露得太多,只能在能力范围内把证明对方犯罪的证据递交给警方。一旦立了案,他就会终止和委托人的合作关系,然后把委托人全权转交给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