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朱棣与道演心意相通,他会心一笑,终于有人懂我了。于是他向父亲请求带着道演回到自己的封地北平。
到达北平后,道演做了庆寿寺住持,但他平日最常做的事儿不是在寺庙里诵经礼佛,而是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唠嗑,同时不断给朱棣灌输造反的念头。传说中,某次道演与燕王朱棣一起吃饭,吃饭期间,朱棣出了个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兵,让道演接下联,道演一句国乱民仇,王不出头谁是主?既和上联相对,有再次向朱棣输出了图谋地位的计划。若说此时朱棣有多想要当未来集团老大吗?其实也没。
此时,哥哥朱标尚在,朱彪为人敦厚仁爱,和兄弟们也颇为有爱,朱棣对他还是比较服气的。不过,朱彪死后,皇位继承人顺延给了侄子朱允文,朱棣是不服气的。导演、和尚的这些铺垫都为后续发动靖难之意打下基础,为圆梦自己的造反大计做好准备。
为了逐步打消朱棣的顾虑,朱棣下定决心,导演还向朱棣推荐了好友袁珙,袁珙那句龙行虎步日脚插天,太平天子也让朱棣大曰。后来,通过靖难之意,道演成功辅佐朱棣登上皇位,实现了自己送给朱棣一顶白帽子的诺言。
从1382年第一次遇见,到道演去世,朱棣与道演相处近40年,两人亦师亦友,因为道演对自己的巨大帮助,朱棣对道演始终十分尊敬。明史。记载朱棣从来只唤其少师,不患其名。帝于与乎少师而不名。朱棣称帝,姚广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被任命为僧路斯左善事,负责天下佛教之士。
永乐二年,朱棣令道言恢复俗性,姚赐名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朱棣还想让姚广孝续发还俗,赐他金银美女,都被姚广孝拒绝了。姚广孝还是保留着僧人的身份,居住在寺庙里,下朝后就穿僧衣,被称为缁衣宰相长居僧赐官代而朝,退仍兹夷昌帝后的几年里,明成祖北征蒙古,往返于南京、北平之间,而姚广孝始终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处理政务。
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这两位皇帝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仁宣之治。
这样一看,姚广孝当真可以说是朱氏集团的全职保姆,顾上又顾下,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也许是南京北平的往返让成祖觉得疲乏,也许是对于北平的归属感,他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迁都北平。一来北平是他的老巢,南京的许多勋贵对他的夺位多少都有点不满,他嫌烦,二来北方地区进游牧民族,其虎视眈眈,危及北部领土,朱棣想要迁都回北平,以此来震慑北方民族。这造都城可是件大事儿,在朱棣心中,能胜任此事的只有大师姚广孝。
于是,姚广孝接下了这个任务,在建筑领域开辟了自己新的战场。建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上之。天文地理下通土木建设,同时还要做好防御保护措施,以彰显国家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