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张皇后脸色稍霁,心中暗自庆幸:只要不是这二人联手对付太子妃便好。毕竟,不论是为自己诞下长孙的李氏,还是背后有自己娘家势力撑腰的孙氏,皆令她颇有些顾忌,不好太过打压。
她只觉李氏此言,颇有几分暗讽之意,所谓“孙氏对自己的喜好了如指掌”,岂不是在暗示众人,张家为求权势,竟干涉起皇太子的后院吗?果然自己讨厌对方,并不是没道理的。
与张皇后同时松了一口气的,还有太子妃胡善祥。方才,她的心中很是忐忑,担心李氏与孙氏联手,若真如此,凭胡家过往对她们做过的事,恐怕在劫难逃。幸而,这一切终归只是虚惊一场。
随着李秋菱将误会澄清,宴席上的氛围渐渐回暖。姚子衿讲细述起那幅牡丹图背后的故事——原来,这是东宫上下为了向皇后娘娘,精心筹备的贺礼。一旁的郭贵妃也不失时机的插科打诨,而后众人一起举杯向祝寿,整个宴会霎时间变得和乐融融。
这时,李秋菱见先前退下去,打探消息的女官,向皇后禀报了教坊司并未遵旨,释放叛臣女眷的事,她终于放心下来,幸好来得及帮助这些女眷。
不枉她宁可冒着被误解,与姚子衿暗中勾结的风险,仍坚持让对方着手准备牡丹会。
有了张皇后的命令,她相信下面那些官员,必定不敢再阳奉阴违。那些本当放归,却因上官私心而身陷囹圄的女子,终于能离开教坊司这个泥潭。
想到这里,李秋菱心中非常高兴,恨不得立刻痛饮三杯以示庆祝。只可惜眼下并无美酒可供畅饮,只好以茶代酒,聊表心意。
正当她准备举杯畅饮,忽然感觉到有一道目光,正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抬眼望去,竟然是姚子衿。只见其端起茶杯,向自己遥遥致意。
李秋菱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随即端起自己的茶杯,郑重的回敬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接下来,宴会进行的很顺利,未再掀起任何波澜,直至结束。
张皇后寿宴刚落幕,陛下自永宁宫返驾未久,便见大批锦衣卫涌向乾清宫。紧接着,御前急召盛太医,一时之间,宫闱之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李秋菱见状急忙吩咐夏荷
李秋菱(李婉莹)这几日务必严守宫门,未经我的允许,任何人不得出入。
夏荷是
而后,又急忙让人将钧儿抱来,这几天她要亲自照料。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李秋菱将目光望向书斋。吩咐夏荷安排人手,密切监视书斋里的一举一动。她要知道,郭氏是怎么混进去的,或者又是谁给她打开方便之门。
书斋,作为太子日常起居、修学与政务处理的地方,即便是太子本人不在,亦非闲杂人等所能轻易踏入。原剧中姚子衿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全赖朱瞻基的特许。然而,郭贵妃能藏身此处,不禁让人疑惑,她究竟怎样混进去的?
如今阿远成为太子,依着他多年来养成的警惕性子,肯定将自己的地方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按理说不应该有外人能够闯入。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自己必须替他守住地盘,顺便看看书斋中有没有吃里扒外的。
夜幕降临,宫灯初上。尚食局传出消息:从今日起,御前的膳食将全部交由孟尚食负责。这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心之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乾清宫,想要探听陛下的身体情况。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加强警戒,整个皇宫笼罩着紧张气氛。在这股暗流涌动之下,那些心怀鬼胎者,亦开始蠢蠢欲动,试图从中寻找可乘之机。
李秋菱亦从阿远留下的人手处获知,不久前有不人手持皇后令牌,悄然自北安门离去。
随后,她又截获了游一帆向乐安州与彰德传递消息。只可惜,宫中的钉子太多了,远在封地的汉王与赵王,还是获知这一紧急情报。
汉王、赵王一面派遣心腹,在太子必经之路上布下重重埋伏;一面则马不停蹄的向京师赶来,誓要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