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闻招司之事,颇感奇异,故撰此文以记之。
昔有司,名曰“招”,掌管人间福祸之事。一日,招司降临于世,百姓争相供奉,祈求平安顺遂。然招司不为所动,静坐堂上,默然不语。
忽有一人,名曰张三,前来诉苦。言其家贫如洗,父母年迈,疾病缠身。张三日夜操劳,仍难以维持生计。招司听后,默然许久,遂赐予张三一物,言其可用此物致富。张三拜谢而去。
次日,张三持物至市集,见一商人欲购之。商人出价百金,张三欣然应允。得金后,张三回家,喜极而泣。自此,张三生意兴隆,家道殷实,父母亦得享晚年之福。
又有李四,前来求子。言其妻室不孕,多年未育,心中焦虑。招司听后,赐予一丸,言其可令妻室怀孕。李四拜谢而去。
数月后,李四果然得子,欢喜异常。为感谢招司,特设宴席,邀请乡邻共庆。从此,李四家庭和睦,子孙满堂。
又有王五,求官运亨通。招司听后,赐予一符,言其可保官运长久。王五得符后,果然步步高升,官运亨通。
然招司并非一味满足人心,亦有惩戒之时。有赵六者,贪财好色,为非作歹。前来求招司庇佑,招司怒斥之:“尔等恶徒,安敢求我庇佑!”赵六惶恐而去,自此改过自新,勤政爱民,成为一方良吏。
招司之事,传遍四方。百姓皆称其公正无私,明察秋毫。然招司并不居功自傲,依然默默无闻,静坐堂上。
余思招司之事,感悟良多。夫招司者,非神非鬼,乃人心所向。人心向善,招司自然相助;人心向恶,招司亦会惩戒。此乃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余愿天下苍生皆能心怀善念,行善积德。如此,则招司自会降临世间,赐福于人。倘若人人皆能如此,则天下太平矣。
余又思招司之职责重大,非同小可。其掌管人间福祸之事,须得谨慎从事。倘若稍有差池,则祸福难料。故招司必须明辨是非,洞察人心。如此,则天下苍生皆能得到庇佑。
余愿诸君共勉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心怀善念,行善积德,招司自然相助。如此,则个人之幸福可期,社会之和谐可盼。
最后,余以招司之事结束此文。愿诸君共勉之,勿忘初心,砥砺前行。如此,则天下太平可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