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12月3日奥地利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并在施瓦岑贝格亲王及巴赫等人的帮助下着手建立专制体制。1852年亲王去世奥地利,内政大臣巴赫独揽大权。
1852年,奥地利
施瓦岑贝格亲王去世,内务大臣亚历山大·冯·巴赫大权在握,迅速在帝国境内开展体制改革。
在巴赫的一系列统治措施中,有一项训令特别耐人寻味——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必须剃胡子,至少把下巴露出来。因为在那一时期,胡子这样一个既无具体功能,有需要劳心费力打理的男性“装饰物”可有特殊的政治内涵--那些革命的伟大导师们几乎都留着大胡子,而他们对立面的保守派人士要么脸上光溜溜,要么和当时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一样,露出下巴,只在上唇留两簇小海豹胡子。
在19世纪的欧洲,胡子是男性彰显个性的重要途经,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最重要的个性就是政治立场了。而蓄大胡子的是谁呢?马克思和他的朋友们。这些革命导师带领着平民掀起了1848年革命,给欧洲封建王室带来巨大的威胁。
可以说,剃胡子作为巴赫改革的象征,代表这位奥地利政治家对于欧洲革命的态度。他之所以选择了这条路,完全是为应对当时的实际情况。
首先,1848年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各国的平民与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向君主发起武装挑战,法王路易·菲利浦甚至直接被推下王位。受法国革命的影响,维也纳人民也开始与政府对垒,奥地利境内争相爆发起义,其附属的匈牙利王国也颁布宪法急于割席独立。阶级矛盾和民族问题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推向悬崖边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哈布斯堡皇室丢卒保车,抛弃了操劳半生的保守势力代表--首相梅特涅--以平民愤。
其次,1848年12月3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新宰相施瓦岑贝格亲王的支持下登基。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对这位天资平平的新帝来说实在是过于棘手,他既要强行维持哈布斯堡王室的尊严,又要平息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还要重新收拢帝国境内企图独立其他民族。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先做出改革的承诺和承诺,在稍稍站稳脚跟后,却直接率军血洗了匈牙利的马扎尔自由派,镇压了革命。
于是,对于民族问题和阶级革命这两大时代主题所带来的“混乱”的恐惧,把一切保守力量都联合起来--之前高举自由主义旗帜的资产阶级在看到马扎尔人的下场后也迅速变节,从革命领袖变为专制统治的代言人。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奥地利开明专制统治的“发明人”亚历山大·冯·巴赫。
巴赫原本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律师出身的他在革命中慷慨陈词,一呼百应,但在向皇室靠拢后他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达成了一致--毕竟,有了这些资产阶级代表的加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新政府似乎就有了履行立宪承诺的可能性;在这种混乱局面下,也只有哈布斯堡皇室才有可能建立一种集权式的统治来解决当前民族问题。
皇帝已经强硬镇压了革命派,巴赫自然要想办法守护这一“成果”。在“宪法”的名头下,他设计了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体制,改组了立宪时期留下的行政、司法、财政制度,并将一切力量收归中央,譬如从地主手里解放农奴,使得农民成为国家公民、颁布法令加强天主教的影响以寻求宗教支持来排除异己,肃清国内的革命力量。凭借无孔不入的告密警察制度,巴赫还将这些措施在匈牙利等其他奥地利附属地区内推行,取消地方自治,以铁腕手段解决民族问题。
当时一位自由派人士形象地说:“巴赫制度是由站着的士兵、坐着的军官、跪着的牧师和爬着的告密者这几支队伍组成的。”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碍,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过巴赫的改革之所以能够相对顺利推行,正因为他努力承诺给国家以秩序,这对于混乱中的奥地利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及没落贵族来说,强有力的中央以镇压地方革命,也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然而,正如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中国洋务运动终结一样。1859年,奥地利争夺北意大利战争的失败使巴赫不得不辞职,结束了奥地利高度集权的新专制主义。1860年10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被迫发表了特别诏书,奥地利帝国开始了自由主义改革道路。
面对1848年革命带来的“混乱”局面,巴赫帮助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奥地利帝国内部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中央集权统治,企图强行收拢多元的奥地利帝国。但巴赫专制本身冗杂的官僚系统、帝国多民族之间的复杂情况以及那时期外交和军事的失败等多重因素最终导致了奥地利新专制主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