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周,又是一次案例分析。
魏宗廉宣读分组:“第一组成员唐语、赵鹤鸣……第四组成员李牧……”
对于他跟唐语一组,赵鹤鸣表示惊讶。
还有些许欣喜。
加上很大部分的紧张。
一到自由讨论环节,赵鹤鸣就走向第一排,见唐语看到自己没什么反应,稍稍松口气。
应该不记得上周图书馆的事了。
组员到齐。
虽然魏宗廉这次为了同学之间更好合作,没有特意说明谁是组长,但大家都直接默认了。
唐语随手抽了份案例,走回来。
“我读一下,你们先听。”
“xxxx年六月,在xx中学的化学实验课上,受害者右手边的一组人在实验过程中,搞错步骤,导致浓硫酸喷溅,火焰蔓延。”
“受害者由于小时候曾见到父母命丧火海,于是心里极度害怕,当场晕倒。由于抢救不及时,火焰烧伤了受害者的面部和大片肌肤。”
“最后,师生联手救下受害者。随后,受害者的亲戚提出向造成该事故的两名同学,也就是操作失误的两名同学索赔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
“据在场的同学所说,受害者昏迷时,嘴里还在叫‘爸爸’和‘妈妈’,而且神情紧张。”
听完案例,“心理阴影”一词弹出来。
赵鹤鸣刚想开口,就见唐语干脆下了定义:“典型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个专业名词听过,但了解不多。
一个女生举手提问:“是因为受害者面临过强烈的精神应激,所以才会当场晕倒吗?”
“是的。”唐语说:“PTSD主要表现为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和回避麻木。”
不用别人提,唐语就主动介绍起来。
“PTSD就是创伤不可自愈才导致的。”
“案例中的受害者幼时父母双亡,由亲戚带大,却没有及时疏导,导致创伤遗留。”
“最后酿成祸患。”
唐语讲得有条有理。
但现在是法学课。
赵鹤鸣把话题拉回正轨:“所以受害者的亲戚索赔是否是合理的?”
“这得看两名同学的操作失误与受害者受伤是否有因果联系,提出的法律依据是否恰当,以及索赔的金额是否合理。”
唐语看向赵鹤鸣。
刚那名提问的女生又开口:“那怎么分配?”
“一起搞,不必分工明确。”
“那就拉个群吧。”赵鹤鸣适时插句嘴。
这次命名更加简单明了——案例2。
一并讨论到下课铃响,唐语提出周六早八去图书馆旁边的咖啡馆进一步商讨。
赵鹤鸣本想提出异议。
周末还上早八。
但见其他人都没有说话,也就歇了心思。
从宿舍到图书馆,要绕过教学楼,走很远的路。再加上周末,校道人来人往。
赵鹤鸣和组内几名男生约好,七点半出发,一起骑自行车前往咖啡馆。
即将到达,领头的人速度突然慢下来。
“你们看,前面是不是有人?”
赵鹤鸣探头,见是一名女孩倒在路中间,手里的咖啡撒了一地,不少同学围观。
恰巧这时,道路另一头,一辆电动车奔驰而来,围观人群纷纷让开一条路。
怕女孩被碾过去,赵鹤鸣刚要下车,就看见已经有一名男生先一步冲上前,把女孩拖到了安全地带,还极为紧张地检查。
仔细一看,是任俞。
而赵鹤鸣若有所感,扭头。
看见从咖啡馆出来的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