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因疫情的影响,原本的期末考延至本学期举行。今日,便是考试的第一天,我的心中满是紧张与忐忑。我深知,这不仅是对寒假里无数日夜努力成果的检验,更关乎着我与杨云景之间的距离。每一日的学习仿佛都在此刻汇聚成一道无形的洪流,在我脑海中奔腾而过。若这次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些挑灯夜读、反复背诵的画面便如同泡影般消散,所有付出都将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我与杨云景之间那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距离,或许将永远定格在这一时刻,无法缩短哪怕一分一毫。我紧握着手中的笔,像是抓住了最后一丝希望,目光坚定地落在试卷上,此时的我,只能全力以赴。
今天的语文和数学考试结束后,我坐在座位上,心中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失落。成绩似乎并未如我所期望的那般有所突破,此刻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接下来的科目上了。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四周,杨云景正与旁人热烈地讨论着数学题的答案,那充满活力的模样仿佛自带光芒。我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他与我之间的差距宛如一道无形的高墙,横亘在我们之间。我多么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与他并肩探讨那些复杂的考题答案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初一上册期中考的时候,那时他的位置恰巧在我的正前方。由于当时还未按照年段排名排座次,而是依照班级号来安排,他在我们班是12号,而我是13号,所以我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他的身后。那是距离他最近的一次,近到仿佛触手可及,可惜的是,彼时的我并没有对他怀有特殊的情感。他还曾向我借过一块橡皮,当时的我内心平静得如同一泓止水,仅仅觉得是普通同学间的正常往来,于是便顺手将橡皮递给了他。然而此时此刻,当我回想起那个瞬间,心中却满是遗憾。倘若当时我已经喜欢上了他,想必那一瞬间定会成为我记忆中一抹珍贵而美好的亮色吧。这一次期末考,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座位不再依据班级号排列,而是根据年段排名来决定。如今,他在一班,我在三班,中间隔着整整一个班级的距离,这距离就像我与他之间那无法跨越的鸿沟,遥不可及,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当第二天、第三天的考试接踵而至,时间仿佛在指尖悄然溜走。最后一科的铃声终于响起,那本应是解脱的信号,可我心中非但没有丝毫轻松,反而被一片浓重的忧虑所笼罩。窗外,天色渐暗,宛如一幅渐渐失去色彩的画卷。我的目光穿过玻璃,思绪也随之飘向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杨云景。他总是那样优秀,如同夜空中最璀璨却遥不可及的星辰,在我心中投下既敬畏又向往的光辉。若此次成绩依旧不如人意,那横亘在我与他之间的距离,怕是要像不断拉大的鸿沟般,愈发难以逾越。每一次试图缩短这距离的努力,都像是在无尽黑暗中摸索前行,就在以为快要触摸到那丝光明之时,却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无情地推回原点。这种无力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我淹没在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当看到语文成绩估算不足95分的那一刻,仿佛有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将我心中原本残存的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浇灭。往昔那些语文考试中还算不错的成绩此刻都化作了刺目的对比,如此落差之下,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油然而生。我深知,自己从未在语文上栽过这般大的跟头,那失意与懊恼交织的情绪紧紧揪住了我的心房。我不再有勇气去面对其他科目的估分,直觉告诉我,这一次的总排名怕是又要不尽人意了,这种预感就像是一片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挥之不去。
几天后,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当我目光触及那串数字时,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如电流般贯穿全身——语文竟然是116分,远超我之前估算的95分;数学也从之前的不及格一跃升至96分;英语依旧稳定在120分以上;其他副科的成绩也都保持在80分以上。我的视线缓缓移向排名栏:年段第48名。初一上册期中考的时候,我还仅仅排在74名的位置。这突如其来的巨大进步,犹如一场梦幻般的奇迹,在心中激起层层波澜。兴奋与怀疑如同两股交织的丝线,在心头缠绕。我知道,这次考试确实存在特殊情况——许多同学因病未能参加或未能完成考试,比如我们班的副班长,那个稳居年段前十的身影,如今却因生病缺席了这场较量。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遮掩内心深处那股喷薄而出的喜悦。我默默告诉自己:无论这次的进步是否带有偶然性,这个来之不易的排名都是真实存在的。与其纠结于运气成分,不如珍惜这份成果,脚踏实地地继续前行。每一次的进步,都像是一块铺路石,坚实地通向更好的自己。从这一刻起,我不再仅仅满足于侥幸得来的成绩,而是将它视为一个新的起点。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扎实的努力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这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更是为了能够逐步缩短与杨云景之间的距离。他就像一颗遥不可及的星,而我愿以汗水为舟,努力划向那片璀璨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