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大伙儿也叫他文叔,老家在南阳郡蔡阳县,不过出生地是在陈留郡的济阳宫。他是东汉王朝的奠基人,在位整整32年,是汉高祖刘邦家九代孙。去世后安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公元8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刘秀跟着他大哥刘演在南阳郡揭竿而起,反抗王莽。到了公元25年,刘秀登基称帝,尊封汉元帝为皇考,力挽狂澜恢复了汉朝江山,定都洛阳。经过长达12年的统一战争,他成功终结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和地方独立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稳定局势后,刘秀全力以赴,励精图治,引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便是著名的“光武中兴”。公元57年,刘秀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刘庄,汉明帝,原名刘阳。出生于常山郡元氏县,东汉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75年,刘庄逝世,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刘庄建武十五年 封东海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九年。立为皇太子。中元二年即位。即位后,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对外戚干政和贵戚功臣都多有防范。73年,他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还引进了佛教。
刘庄在位期间,吏治清明,境内安定,与章帝刘炟并称为明章之治。
汉章帝刘炟,生于公元56年,驾崩于88年4月9日,是东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祖父是开创东汉基业的汉光武帝刘秀,父亲则是汉明帝刘庄,他是刘庄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是贾贵人。刘炟从75年开始执政,直至去世,在位长达13年。在章和二年(即88年4月9日)他不幸离世,享年仅三十三岁。他被后人尊谥为孝章皇帝,庙号称肃宗,最后安葬在了敬陵,这座陵墓现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时,刘炟被正式立为皇太子。到了75年9月5日,永平十八年,他继承了皇位,登基后励精图治,格外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同时推崇儒家学术,实施与民休息的政策,这使得思想环境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昌盛,这一时期和汉明帝的统治时期共同被誉为“明章之治”。他两次派遣兵力支援班超,成功使西域地区重新归附汉朝。在章帝执政的这段日子里,他改变了明帝时期的严苛执政风格,转而实行宽厚仁政。面对外戚窦宪的嚣张跋扈,章帝也选择了宽容以待,不过这也无意间开启了东汉时期外戚专权的局面。
汉和帝,名刘肇,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东汉第四位皇帝,葬于慎陵,年号永元。汉和帝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被立为皇太子,章和二年即位,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后兄窦宪等专政。永元四年,汉和帝命丁鸿代理太尉兼卫尉,屯兵南北宫,收缴窦宪大将军印绶,窦宪及诸弟皆自杀。诛灭窦氏及其党羽后,汉和帝亲政,屡派兵征伐匈奴、羌及西域诸国,并发布减免灾区租、赋之诏。在位期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人西使大秦(罗马帝国),至地中海东岸而返,为汉使所达最西之地。元兴元年,汉和帝病逝于章德殿,终年27岁
刘隆,也就是汉殇帝,是东汉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在105年出生,于106年9月21日离世,他的大名是孝殇皇帝。他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从小在民间长大。在他登基的时候,刚刚满百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了。由于他年纪实在太小,当时的皇太后邓绥便代为处理朝政,临朝听政。然而遗憾的是,刘隆只活到了一岁便早夭,这也使得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皇帝。
汉安帝刘祜,生于公元94年,逝于125年4月30日,享年三十二岁。他被安葬在恭陵,尊谥孝安皇帝,庙号称恭宗。作为东汉第六位君主,他是汉章帝刘炟的孙子,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母亲左小娥。在位期间长达19年。汉安帝登基时,正值东汉朝廷内外交困、举步维艰之际。那时,河西地区紧急传来消息,西域各国因不满班超卸任后继任西域都护的任尚实行苛政而纷纷反叛脱离汉朝。紧接着,羌族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这场战事旷日持久,持续了整整11年,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更使得东汉王朝元气大伤,国力大幅衰减。
刘懿,这位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人物,在东汉王朝中短暂地担任了第七任皇帝的角色。他是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也就是汉章帝刘炟的孙子,同时还是汉安帝刘祜的堂兄弟。在汉安帝去世后的125年三月到十一月这段期间,刘懿登上了皇位。当时,阎太后为了能亲自掌管国政,倚仗着阎显的支持,将刘懿推上了皇帝的位置。然而遗憾的是,刘懿在即位仅仅二百多天后,就因病离世了,之后由汉顺帝刘保接任了他的皇位。
刘保,汉顺帝,东汉洛阳人,汉安帝刘祜的儿子,母亲为宫人李氏(被汉安帝皇后阎姬毒杀,后追谥恭愍皇后)。刘保于144年去世,时年三十岁,死后庙号敬宗,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永宁元年刘保被立为太子。延光三年 废为济阴王。第二年,安帝死后,宦官江京等人立北乡侯刘懿为少帝,少帝死后。宦官孙程等人迎立刘保为帝。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封侯。外戚梁商、梁冀相继为大将军。他本人温和软弱,在位期间,宦官、外戚互相勾结,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汉冲帝刘炳,这个小皇子出生于143年,走完他短暂的一生,在145年的2月15日离开了人世。他可是汉族血统,是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的亲儿子,母亲则是虞贵妃。在144年四月份的时候,刘炳被正式立为皇太子,紧接着同年八月份,他就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东汉的第九位皇帝,即汉冲帝,并且把年号改为了永嘉。然而,这位年幼的皇帝仅在位短短几个月,到了永嘉元年,三岁的小冲帝就在玉堂前殿驾崩了。他的谥号是孝冲皇帝,最后安葬的地方是怀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冲帝陵。
汉质帝刘缵,生于公元138年,逝世于公元146年7月26日,是东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同时也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在永憙元年(145年),当汉冲帝不幸驾崩后,外戚权臣梁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拥立了年幼的刘缵登基,改启用年号为本初。然而,在本初元年(146年),小皇帝刘缵因直斥梁冀为“跋扈将军”,这惹怒了梁冀,结果被梁冀狠心毒害,年仅九岁便早早离世。去世后,他被追谥为孝质皇帝,并安葬在静陵。这位小小年纪就敢于对抗权臣的小皇帝,其短暂而悲剧的一生令人惋惜。
刘志,字意,老家蠡吾,是汉章帝刘炟的曾孙,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蠡吾侯刘翼的儿子,他老妈叫匽明。这老兄就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死后谥号孝桓皇帝,长眠于宣陵。他在位时,痴迷佛事,荒淫无边。那时候,梁太后垂帘听政,梁冀权倾朝野。到了延熹二年(159年),刘志联手宦官单超等人策划了一场诛灭梁氏的大戏。从此以后,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把控朝廷,这让不少官员士大夫心生不满,最终引发了党锢之祸。
汉灵帝刘宏,老家在冀州河间国,这位老兄是汉章帝刘炟的曾孙子辈,也是东汉王朝的第十二任掌门人。他在位那会儿,大部分时间都在搞党锢之祸和宦官专权那一套,还特意设了个西园,变着法子搜刮民脂民膏,甚至把官位都拿出来明码标价,就为了自己能过得更嗨皮。到了他执政的尾巴上,黄巾起义轰轰烈烈地爆发了,而凉州等地也是乱成一锅粥,动荡不安。189年,刘宏同志走完了他的一生,死后被追谥为孝灵皇帝,安葬于文陵。
刘辩,也被人称作皇子辩、少帝,还有弘农王的称号(生于公元176年,逝于公元190年3月6日),他在中国汉朝曾短暂地坐上皇帝宝座,执政时期是从公元189年5月15日至同年9月28日。他的弟弟,也就是献帝,在后来追封他为怀王。刘辩是汉灵帝刘宏和何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当刘辩坐上皇位时,东汉朝廷其实已经是空有其名了,真正的权力被他母亲和舅舅牢牢把控着。没过多久,两大对立的政治集团爆发激烈冲突,迫使刘辩离开皇宫。回归后,他又被废黜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废掉的皇帝。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接替了皇位,人称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在董卓的威逼之下,年仅十五岁的刘辩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汉献帝,原名刘协,人称汉董侯,字伯和,诞生于河南郡雒阳县(即今日的河南洛阳),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位坐镇江山的皇帝(在位时间从189年至220年)。他既是汉灵帝刘宏的次子,也是汉少帝刘辩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则是灵怀皇后王荣。最终安息于禅陵。
汉献帝小时候是由董太后亲自带大的,后来在汉少帝登基时,他被封为了渤海王。经历了一场宦官引发的动乱后,他的封号改为了陈留王。时间来到189年,他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之后的日子大多是在兖州牧曹操的庇护下度过的,其间还迁了都,把京城搬到了许昌。曹操去世后不久,在魏王曹丕的步步紧逼之下,他在十月乙卯(也就是公元220年11月25日)无奈退位禅让,身份降为了山阳郡公,不过仍保留了天子的礼仪待遇,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曹丕以求自保。直至234年,汉献帝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被追谥为孝献皇帝。
————————————————————
作者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