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很着急,我们要尝试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把自己慢下来,做与众不同的那个人。
我们要与众不同,也要有所相同。求同存异,其实大部分人刚开始的选择都是比较对的,但是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不够了解。
我们要慢下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但千万不是说懒得做,懒得想就是舒服了。
既有松弛感又有紧张感,在节奏中把握自己的人生。
自律,不应该是一种波动状态。它应该是稳定的,稳定的生活作息,稳定的学习时间,高频和稳定才能把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大脑的神经反射”连接在一起。不要总是爆发性地“做一些事情,不做一些事情”,长久不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说要让自己好好学习,但是往往这种好好学习的自律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为什么?你下好好学习决定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某段鸡血的共鸣和刺激。“我不能再这么烂下去了,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但是你无法长期维持这种状态,因为在你的成就反馈系统里面,你并没有足够的欲望和恐惧去坚持“努力和奋斗”。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理性的时候当然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坚持的,但是当我们在极度感性的时候,或者长时间努力之后反馈极差。
这种突然的崩塌,突然的迷茫和空虚感其实会裹挟我们的认知,自律随即也就失控了。
因为自律的本质是习惯的维持,这种维持来自于意志力的提醒和约束,而在极度感性和悲观的情况下,所有的价值感都会幻灭。
习惯这玩意儿,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变坏是山体滑坡式的。
“既然破都已经破了,那破得更大一点也不妨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