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徐庶,庞统道:“元直,你不会就待在曹营了吧!”徐庶叹气道:“当初,我母亲被曹操接到了许都,我才会离开刘备,而如今,老母归天,抱憾终身,因此,我徐庶不会为曹操献一策。”
而庞统却反问道:“那你不准备离开曹营吗?”徐庶道:“我倒是想离开,但却没有合适的借口。”庞统道:“这好办,官渡的那场大战时,曹操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而现在,曹操最大的敌人有两个,第一是江东的孙权,第二就是西凉的马腾,和韩遂,你可以请命去西凉,等离开曹营之后,去哪不是你的自由吗?”
被庞统一点,徐庶立刻茅塞顿开。
与此同时,在周瑜的军营,周瑜正在视察水军部队,这时,一面旗子飘到了周瑜脸上,周瑜抬头看了一眼旗子,随后口吐鲜血,倒在了地上。
手下手忙脚乱将周瑜带回了房间,军医经过反复的查探,却没有发现病因,鲁肃只能去请诸葛亮,到了周瑜的大帐之后,此时的周瑜显得异常虚弱,诸葛亮看了一眼,道:“公瑾的病,我已知晓,我开一张药方,有了这张药方,公瑾马上就能好。”
随后,诸葛亮在纸上写下: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东南风的简称)当周瑜见了之后,状态立刻就回来了,拉住诸葛亮说道:“先生真乃神人也。(演义中的周瑜心胸狭隘,但正史中不是)随后,周瑜道:“如今,所有事情都完成了,但现在刮的西北风,火攻无法实施。”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公瑾放心,五日后就会刮东南风的。”
此时,诸葛亮从刚来到江东时,就一直在数着时间,而这个季节,大部分都会刮西北风,但却并不代表不会刮东南风,在演义中,是诸葛亮借的东南风,但按照时间来说的话,那一天必然会刮东南风,而至于现在,为什么说五日后,因为自己来江东已经5天了,按照之后的剧情,会有人来追杀自己。
诸葛亮和周瑜的第三次见面,是在一起喝茶,诸葛亮随口问道:“公瑾,曹操手下能臣猛将很多,不知公瑾可有对应的武将?”周瑜道:“兴霸。”随后,甘宁走了出来。
周瑜道:“他,甘兴霸,原本是水贼,之后被伯符降服,归顺了江东。”说完之后,周瑜道:“孔明先生,不知你此行有没有带能人来?”
诸葛亮微笑道:“能人算不上,但作为保镖,是绰绰有余的。”随后挥手示意,陈到到了面前,诸葛亮道:“陈叔至,乃我主的保镖,有自己统率的白眊兵,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周瑜道:“他还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成就,真不错啊!”陈到连忙拱手:“大都督谬赞了,在下只是主公身边的护卫。”
周瑜随后问道:“卧龙先生,在水战中,哪种兵器重要?”诸葛亮回道:“当然是弓箭重要。”周瑜道:“没错,但目前我军中并无多少弓箭,可否麻烦先生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道:“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十日时间太长,亮只需要三日。”周瑜道:“先生,当真?”诸葛亮回道:“当然,但需要大都督的配合。”周瑜随后问道:“不知孔明先生需要什么帮助?”诸葛亮答:“亮需要二十条快船。”
周瑜道:“好,这事我让鲁子敬去办。”诸葛亮回到住处之后,鲁肃立刻找到了周瑜,问:“先生,你要这二十条快船是做什么?”诸葛亮道:“到时候会有用处的,除了这二十条快船之外,每条船配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你还要帮我在每条船上安满草靶子。”
鲁肃离开后,在第三天,天刚黑,诸葛亮就派人将鲁肃叫了过来,随后,两人上了船,鲁肃问:“船要往哪里开?”诸葛亮回道:”当然是北岸。”鲁肃一听,慌了,道:“先生,北岸这可是曹操的地盘,如果曹军出战,你我岂能活下来啊!”诸葛亮淡定从容,道:“子敬请放心,你我只管饮酒作乐就行了。”
很快,船就到了北岸,与此同时,在曹操大帐中,夏侯惇报告:“丞相,东吴的船只来了。”此时,江上起了大雾,曹操在帐门口看了一下,道:“全力放箭,逼退他们。”
随后,曹军水寨开始万箭齐发,和空气摩擦的箭头发出“咻咻咻”的声音,此时,诸葛亮正在和鲁肃在船舱内把酒言欢。
曹操看到对方没有撤退的迹象,立刻下令:“把所有的弓弩手集中起来,全部放箭。”
随后,被紧急调来的旱军弓箭手加入了战斗,开始万箭齐发,就在这时,水上的船因为一边的箭已经满了,船身开始倾斜,诸葛亮下令:“把船掉头,靠近曹军水寨。”随后,二十条船每条都掉转了头,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很快,天快亮了,雾也要散了,诸葛亮立刻下令撤退,并让将士齐声呐喊:”谢丞相赠箭……”
曹操听了,怒道:“你们这么多人,就没看出来这是圈套吗?”
陈昱道:“丞相,这也不能怪他们,当时江上大雾,谁也不知道敌船上是什么。”
曹操随后问:“下一步该当如何?”这时,蒋干站了出来,道:“丞相,在下自小就和公瑾认识,如丞相让在下去一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必定能说服周瑜投降。”
曹操同意了蒋干的请求,随后,蒋干乘坐小船,到了江东,这时,有人报给周瑜,说江面来人了,周瑜一猜,就知道是蒋干,随后,立刻热情招待蒋干,周瑜先带着蒋干参观了自己军队的阵容,随后,得到了蒋干的夸奖后,周瑜领着蒋干到了自己的营帐,开始休息。
没过一会,周瑜就鼾声如雷,但蒋干却睡不着,等周瑜完全睡熟以后,蒋干起来了,开始在周瑜的案台上翻来翻去,这时,找到了一封信,上面赫然标注着:蔡瑁,张允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