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有些故事是需要结局的,像夏天一样。总有人会留在故事里,一段时间,或者是永远,所以一本小说的完结会有人为此落泪,一部电视剧的完结同样也会如此落泪,我们好像会舍不得故事里的某个人,或者某对人,即使我们没有出席过他们的人生,可我们还是在结局到来的时候感慨万千,那我们舍不得什么?
消耗一段生命时光并注入到作者虚幻的故事里,是我们所认为的虚幻的,不存在的故事,故事中有些夸张,有些不可思议,还有大段大段的不合逻辑,我们好像很容易辨别真伪,可就文字创作而言,其实故事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源于生活。我所说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普普通通的生活,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几个人的经历糅合而成的生命个体,但那些经历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我们会为了一个悲惨的人物有一个好的结局而高兴,但有些故事是遗憾的,而大多的遗憾都来源于爱情。人总会对爱情充满幻想,人也必须对爱情充满幻想,爱是架构在两个人之间的一座桥梁,一座带有温度的桥梁,人与人之间需要爱,但爱而不得却是人生常态,经典的故事就有两个人经历千难万险,并克服外界所有的阻碍,但最终没有在一起的桥段,身为读者或者是观众的我们肯定要质问为什么,是啊,为什么?我并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去阐述两个人应该有的好的结局,也不能给出不好的结局不合理的原因,就像我们本身一样,我们不就是因为没有寻觅到美好本身所以才寄希望于故事里的人的吗?我们只是不明白明明是虚构的故事,为什么不能虚构出一个美好的结局来满足众人的胃口,哪怕只是虚构出一个可以让观众自己想象的,有美好成分的,开放式的结局。读过一些文学作品,又加上自己写完很多文字,我才找到原因。
当故事发生时,作者所能知道的只有人物的名字,即使故事的框架已经被提前设定好,即使作者一开始设定的结局就是读者要求的那种美好,可是在动笔之后,作者会发现故事的走向已经不再是自己决定的,故事中的人就像是自己的孩子,而作者是有背景关系的家长,他给孩子安排好学习,教育,和工作,但是他无法安排好孩子的思想,所以孩子总会有叛逆,因此故事并不是作者觉得如何就会如何,有些时候故事的主角会责令作者修改原本的大纲。我曾经只是想用一些歌来写歌曲对于我的意义,当然歌曲要与她有关,开始时我写的是歌曲真正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实,可写着写着,文字逐渐暴露出我的感情,再加上陌生城市所给予我的孤独以及不安,我写的东西便更加倾向于我的想象,而不是我本身,而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本身在哪里?我很久没有寻觅过自己,人总是会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路上逐渐迷失自己,因为我只知道起点和终点,并不了解过程,也就不会知道路上的天气,前方的道路情况,不知道车辆会不会因为某些障碍而绕路,其实车辆一定会绕路的,事物的发展不会让我一帆风顺,我在一个路口拐弯,导航就要重新为我规划路线,重复规划路线会让我开始厌烦。很多时候我会抵触文字的开始,好像我已经丧失创作能力,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喜欢,我时常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她,或者说是爱,是否真的爱她胜过爱自己,不过我很少爱自己,于是我把身边的人都想起,我问自己是否可以像爱这些人一样爱着她,甚至有过之而不及。我总是让自己的文字尽量浪漫,我觉得自己可以打破一些规则,去构造一个单纯,美好且温柔的爱情世界,可迄今为止亦未有成效,这等同于失败。没有人教我怎么去爱一个人,我尽可能在没有梦想的日子里替她做梦,所以我写过歌词,用一些我浅薄的理解去做自我感动的事情,我以为我做的这些事可以把她推向她的目的地,但我没有成功,幸好我没有成功。在这些文字的创作过程中,我越来越明白爱是什么,越来越敏感的心不断告诉我要冷静,所以文字写到这里我的心并没有泛起波澜,即使所有的文字都要停笔。
这是我的故事的最后一页,剩一篇我留给回忆,我没有停留在这些歌曲中,也希望所有听歌的人都会有新的歌曲可以听,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偏爱。至此我已经把文字写完,但我觉得我的那份喜欢仍没有表达清楚,可我不会再写,我喜欢有结局的故事。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少一些对歌曲的单曲循环,以防又有人住进我的生命里,我不是怕相遇,不是怕爱而不得,我只是怕自己越来越不懂爱是什么。我想去听一首我没听过的歌曲,可我的脑海里仍旧回荡着一个声音:
“一闪一闪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