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破晓,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时,冷玉诞生在了城墙之上。
彼时,正是战火纷飞,城中的爆炸声犹如惊雷,隆隆作响。一阵又一阵的烟尘被掀上了天空,模糊了南昌城的轮廓。
他在枪声中啼哭,身上沾染着血迹,那一派暗红,分不清是母亲的还是身边的尸体的。
终于,枪声褪去,爆炸声平息,伴随着嘹亮的高呼,一群人浩浩荡荡冲上了城楼。
他们在欢呼,在歌唱,鲜红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正撞上了东方的曙光。
“瞧啊,那有个娃娃!”
有人发现了正躺在尸体堆中的冷玉,忙一脸疼惜地跑过来将他抱起。
“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被扔到了这里?”
众人被这里的动静所吸引,纷纷围了过来,见到了正在哭泣的冷玉,有些惊奇。
“咱们把他带给共先生吧!”有人提议。
于是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地到了一出简陋的住所前。
共是个温柔的男人,尽管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脸上却总是带着谦和有礼的笑容。
“这倒是个可怜孩子。”他小心翼翼地抱过冷玉,用手擦去了他脸上的血污,“把他留在我的身边吧,让我来教导他。”
冷玉不再哭了。他睁着赤金的异瞳,好奇地伸手想要触碰共的眼镜。
“这孩子看起来格外喜欢您啊!”大伙都笑的开怀,“要不先生给他起个名字吧!”
共微微低下了头,将眼镜送到了冷玉的手中:“冷而明,清而玉,就叫他冷玉吧。”
“好名字!”大伙称赞着,忙向共道喜,“祝贺先生了!”
冷玉就这样在共的身边住下了,和他一起生活,一起学习。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平淡,却格外也充实。
冷玉日复一日的长大,到底还是没有辜负共对他的期望。他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小小年纪就练的一手好字,以至于逢年过节总是有很多人请他写春联。
用别人的话来说,比起学生,他更像是共的孩子,共的那种气质,他继承了十分,甚至更胜一筹。
或许是因为幼年丧亲的关系,冷玉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开怀大笑。他的嘴角总是带着弧度,像是被精准计算过的一般,让人觉得舒适。
“冷玉啊。”共曾经在某个夜晚和他谈心,“你还是个孩子,总是要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的。老这么闷着,容易变态啊。”
冷玉在灯光下翻了一页书,轻而易举地转移了话题:“今晚要下大雨,您的花好像还放在外面。您不去拿进来吗?”
“啊呀!”共果然被带偏了,忙从床上起来,踩着拖鞋就着急地去搬花,“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
冷玉只是淡淡地笑着,没有回答。他合上了书,起身,跟在共的身后,两个人开始一起往屋子里放花盆。
当雨纷纷而下时,共扶着墙,气喘吁吁:“还好我的动作快,不然我的花可就要被打伤了!”
“您先去洗澡吧。”冷玉直起了腰,抹去了额角的细汗,“我先休息一下。”
“成。”共爽快地应下,拿了衣服就往着浴室走去,早已将谈心什么的抛诸脑后。
冷玉倚着墙,松了一口气,心道:“差点逃不过先生的紧箍咒。”
—————————————————
“冷而明,清而玉” 出自《汉书文帝纪》,是用来形容瓷器的,作者用在这里,引申为“冷静,明智,清雅,温润如玉”的意思,代表着共对冷玉的期望。
此外,因为剧情需要,所以主角的年龄和成长状况会和现实世界不一样,比如冷玉在1927年是一个婴儿,但在1937年就是一个少年。
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