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着凉拖站在大学宿舍楼下,把钥匙递给从家里远道而来的父亲。
初春的风还有丝丝凉意,我小小地哆嗦了一下,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眼神不自觉地避开父亲,刚打算开口告诉他"我有点冷先上去了",父亲却突然开口了,他指着我的拖鞋:"下次不要穿这个,上去我连忙点头,随后又是一
阵沉默。
没有对视的几分钟后,他转身开始离去,我站在原地凝视着,有一瞬间觉得父亲的身影似乎沾染上了些许缠绵的湿意,下一秒摇摇头说服自己那是错觉,只是在这短暂的晃神后,不知何时有些弯曲的背脊已然消失在没有路灯的前方,再也看不见。站在宿舍楼明亮的灯光里,我听到车门被他关上时"啪"的一声,之后便仿佛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仪式:车灯打开,照亮了呆愣愣的我,我向他挥挥手,但他却没有打开车窗和我告别,漠然地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打了左转向灯就缓缓驶离,透过前挡风玻璃我能够看见他的面无表情和皱起的眉梢。
带着柳絮的凉风吹醒了我
的思绪。父亲慢慢老去,挺立的背脊不知在哪个瞬间佝偻下来,而我却错过了那个时刻。
蓦地想起一个应该忘记了的梦境,我在梦中遇见未来几十年的他,苍白了鬓角和头发。那时,我也像现在一样站在远处好像个旁观者,他依旧的面无表情,只是身着衬衣躺上了单人的病床,一阵风吹过我的视线被薄雾模糊,然而再次睁开眼父亲已化作骨灰,散开在冰冷的地上。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大哭着跑上前想要拾起所有的灰烬,然而伸手只粘上了无数灰尘,我的指尖告诉自己:这不是父亲,你再也捡不起来了。
又是一阵风吹过,带走了所有薄雾,也带走了所有父亲。我绝望地狂跑在风里,只听到一个厚重且温和的男声:不必追。
此刻俨然故事重演,在黯然的天空下,父亲所在的汽车像是一叶点亮了微光的扁舟,而我才是矗立在海岸上历尽风霜的黑色灯塔,沉默着守护,一动也不动。
﹣但我知道事实是相反的。
也就是在那一时、那一刻,我刹时升起一阵熟悉感,翻开回忆的日历,我看到了那篇让人鼻酸的《目送》。
完整而言,我看过三次目送》,也三次落泪,只是随着我的人生阅历不同,落泪的原因也有变化之处。
高中的语文考试是我第一次见到《目送》,那时的我似乎有一种隔岸观火的错觉,对于文意的理解始终间隔了一层厚纱,看到一半流下眼泪,对我来说只是因为文字而感动。
我没有经历过什么离别,我也从来非常独立。小学时父母两人因为工作的原因都要离家一周,没有办法只得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那时的我觉得很无所谓:一个人在家而已,旁边那么多店铺可以吃饭,白天也都在学校里,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我还因为不会有人来管教我、约束我而窃喜。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到这一段时,华安和龙应台母子分别,我的鼻子莫名一酸,随后又是龙应台父女的一次离别,一次永别。可我那时只能看到表面的亲情,也就是告别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不懂得"目送"的含义。
"目送"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去想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阅读后试卷上的几道理解题草草答完,结果自虽说不甚理解"目送"的含义,但由于这篇文章的文笔,我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回家后就搜索了这篇文章的由来,发现这不是一篇单独的文章,而是从龙应台一本名叫《目送》的书中截取的一篇,我当机立断跑去书店买下了这本书,回家后更是不顾作业花了几个小时读完了它。
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天傍晚我翻开《目送》,直到最后一页都没有忍心把它合上。几个小时里,我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独立于苍穹之上鸟瞰完了龙应台的一生,而到现在我也不能准确地找出哪个形容词可以概括。
说是悲悯,可龙应台与朋友、孩子、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定是温暖的;说是温馨,那又该如何看待所有血浓于水最终被迫的分离?一种混杂着无奈、哀伤的刺骨痛心,随着纸页的翻过,鲜血淋漓地剖析在我眼前。我想龙应台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痛苦吧。
突然想到一个成语:五味杂陈。
龙应台不否认人生中路过的所有艰辛和偶尔的快乐,而是以自己的文字记载下来,把散文作为载体记录下她曾经拥有且深信的温情,以痛苦为名加以自省和反思。
我看完整本书后屏息片刻,俄而脑中冒出一个当时很流行的词语:传承。那龙应台在创作《目送》时,心中是不是也曾想过要警戒后世读者,在还可以拥有的时候珍视亲情呢?不要等到无可奈何时才幡然醒悟,可早就无力回天。
当时想了想,觉得这本书似乎也是自己的写照,那么就此延伸出去,它又将是多少心性未成熟的我们的投影?
二观
《目送》,较第一遍草草了事自然是收益颇丰。那时的我心里是满足的,以为自己终于啃完了这么一本让自己落泪的"人生三书"之一,而后来本想把其它两本书一道看完的,也因为心绪的放松满足和一些杂杂碎碎的事情耽搁了。
隔了几年的跌跌撞撞进入了大学,我终是寻得机会去阅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
除了感受到那三代人的亲情以外,我似乎摸索到了一些额外的灵感踪迹,可始终无法明确地指出,后来只得带着不舍和遗憾将书轻轻合上放回书架,可就在那时,我看到了那本被我搁置已久的《目送》,心猛烈地跳动起来,目送、送
我故作镇定地把书抽出翻到"目送"那一篇,就近靠在墙上阅读起来,那一刻的我暂时忽略书中的亲情等等,怀着之前的灵感掠过文字,直击几年前那个我不知答案的问题:"送"代表什么?
龙应台六次目送亲人渐行渐远,她始终默不作声,纵然心中千万般不愿,但还是顺从他们的想法没有挽留。
她在书中叹息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挚爱的人们,你们若是要走,我绝不挽留,这就是龙应台所独有的包容与释然,她从不强求别人去做到
什么,对华安是这样,对她的
父亲也是如此,所以她愿意隐
藏内心的深情,目送他们走远。
这种气度又何尝不是为人
母亲的“慈悲”,不要求、不强
求。
现在去看我的父亲,他的
“慈”与龙应台如此相似,但又
是不同的,这源自于目送的那
个人,也就是我。龙应台历经
人生沧桑,所以她能做到目送时的平静;而我的父亲,则是被目送时的平静,他用背影默默告诉我:不必追,突然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句话,父爱是温柔印刻在血脉里的守护。
守护这个词,多么坚硬,又是多么慈悲!
父亲知道我不成熟的心境,所以用自己的冷漠来使我释怀,使我自省,使我包涵。直到未来的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从容地松开禁锢他的手掌,目送他远去;亦或是有一个清晨,目送父亲远去。这是如今的我想也不敢想的。
得了这些结论,龙应台那本《目送》在我心里留下的遗憾总算是消去大半,烦躁让位给理智,我不禁开始有些担忧龙应台这本书的意图,它是否是对当今社会呼吁重视亲情反其道而行的例子。
中华美德自古以孝当先,十二孝图中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哪个不是孩子对父母孝顺到极致,几乎就是要无时不刻陪伴在他们身边,龙应台这种目送式告别,和那些行为相比简直可谓大不孝!
但仔细思考片刻,如今社会难得不也是在默默倡导龙应台的这种心境吗?幼时父母目送孩子们走进学校,孩子们即使有万般不安,但在父母的激励下还是走进了学校。在此先例下,孩子们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地离父母渐行渐远,直到某一天终于得到了父辈许诺的独立,在父母的无言目送下不回头地远行,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
与其拘泥于古时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倒不如自己早些释怀,大大方方地放手,给自己告别的挚爱之人留下一个美好印象,然后在未来的日子里偶尔想念,时常期待他可以回来身边坐一坐也就足够了。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是藏不住的,目送他的时候记得千万别遮住眼睛别流泪,别让眼泪遮住你眼里满满的爱,他其实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