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雁回巢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一章 《兰亭集序》

雁回巢

现在是大羽国历1332年,今日恰逢赶上兰亭聚会。

  说来也怪,昔日王羲之与友同游,流觞曲水,醉后写出《兰亭集序》的名篇佳作,只是再后来酒醒,无论怎样都写不出醉时风采。不得不说这不仅是王羲之心中一大遗憾,更是我们心头中一大遗憾。毕竟连王羲之本人都无法超越自己,更谈何他人?

  此后数千百年,这幅作品历经沉浮,波折万千,最终折到了李世民那里。唐太宗见自如见到先贤般,命令大臣待他病逝时便要此作与他长眠地下,陪他度过去世后千万年的孤独时光。后来的后来,人们便再也没有见过真迹。作品虽说长眠地下与皇帝一起,可到底是王羲之有感而发之作。不少文人墨客执着于此,更有甚者已疯狂到癫魔,势必找出兰亭真迹,否则就……这就不必与你们一一道来了。

  不过我们都知道,人执念太深,结局定是不好,所以他们执着于此,或许是天意安排。千百年,乃至千万年间,战火纷飞,人们生于战乱,忙于战乱,最后又死于战乱。对于战争的厌恶,我们都感同身受,这是我们唯一可以通感的机会。世界变化多端,人居心叵测,又心生恶念,因此天地万物生出诸多不良恶灵。扰乱社会,祸害超纲,于是乎战争不断,人民亦流离失所,痛惜不已。人民痛心疾呼,反而居庙堂之高者高高在上,冷漠无情,丝毫不见有疼爱人民之意。这更加滋生恶灵蔓延,人人变成自私自利的怪物游荡在人世间,披着人类的面皮,做着动物的勾当,一时间,世界慌乱,礼乐崩坏,人们心中再无信仰可言,甚至都不知道何为信仰。

  信仰……是植根在每一个身处极端苦难人民的一缕阳光,乃是人民最后的救命稻草。人就是这样奇怪:有些国家乃至民族,唯有信仰,方可生存 ;唯有信仰,方可助力国家兴旺,社会安康;唯有信仰,才能让人们脱离苦海,找寻自己的诺亚方舟。

  可惜了,人生哪是一帆风顺。

  惊涛骇浪是人生常态,逆流而上才是我们的态度。

  很多人往往顺流而下,在彼失者岸失去自我;亲眼目睹自己所谓的“信仰”一层一层接下虚伪的面皮,刹那间一切化为虚无。最终迎来崩溃,不解,到最终的怀疑,此后,便是更加恶劣的崩溃——

  我所信仰的神,到底是否是值得信仰的。

  我已经见过太多的人为此自杀,毫不夸张的说,也见过因为信仰不同导致家庭的破碎与灭亡,最后那些人变成恶灵恶鬼游荡在世间每一个角落。本来想借《兰亭集序》浅谈一下兰亭集会,却不曾想让我回想起这千万年来无数生端。

  我只是借《兰亭集序》,道如今人心。万古不变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兰亭集序》在五代十国往后的时期仍有大批人找寻,终不果。万年后,我和师父在灵妙山下的涧溪泉意外寻得。我与师傅面面相觑,不言一语。可师父看着我却是淡淡一笑,云淡风轻。似乎这只是一件很老的朋友罢了,并非是人们执着千万年所寻找的宝物。既见故友,定要入乡随俗。师父按照史书记载和往日看到的王羲之,按其性格,又重新将其刷新保存。

  这么多年,《兰亭集序》丝毫不减当年风采,不知王老在天之灵可否满意晚辈作为。师父仍旧面无表情,只是扭头告诫我这些文物也同自然有自己的灵气,也需另当看顾,保护好它们。为此人们为了纪念王羲之,便自创了兰亭集会。

  如今又是一年兰亭佳节,山清水秀,没有红尘纷扰,没有尘世间的爱恨情仇,此刻间深处苍茫天地,意识到自己竟如蜉蝣渺小。“可倘若你如苏子般看待世界,便又是别样风景呢。”

  我站在山顶俯视,这么想着耳后传来师父的声音——“师父!?”师父笑着看我,还是不说话上来摸我头,而后开口道:“我们虽身处苍茫天地,知自身渺小,昔日我让你看的《兰亭集序》和《赤壁赋》可不是如此悲观的,要自其变者观之,知天地与我无限,万寿与我无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取得的宝物。”

  “对于生死,云裳——”,师父突然拉长语音没有继续往下说,他不同往常的顿了顿,随后道:“你要知道,万物是个轮回,人们最终都会变成泥土,一切皆有始有终。”

  我的表情,在一瞬间难受的出奇。

  或许师父没有看见,但他并没有理我,仍自顾自往下说:“刚刚子衿叫你去准备集会所需,我刚好发现你在山上,想着你定没听见,因此来叫你下山。”我想着这是个机会,最起码可以逃离师父一会儿,最近压制我太严重了,修为卡的死死的,毫无进展。

  “是,师父,云裳这就下山去找师哥。”

  说罢我化成一阵风到了于子衿身旁,完全没看那个小老头。于子衿一看我来了便拉着我去准备集会所需。收拾了半天,这场名副其实的兰亭集会才刚来开帷幕。这场面,与逸少在他作品中写道的完全一致: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无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生在乱世,找寻这样的安谧之所,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生活吧。

雁回巢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无字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