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冰粉跟卤下水,王氏便叫许妮儿休息去了,留她自己做晚饭。
穿来这么久,许妮儿也习惯了王氏这种勤劳跟疼爱,所以也没有像一开始那样拉锯,非得要留下帮她干点什么。
净了手,便抱着钱匣子去轲怜儿屋里查钱了。
轲怜儿休息了一下午,心态也调整过来了,加之许妮儿提议换一种简单的收款方式,也让轲怜儿对明天出摊没有那么多恐惧。
轲怜儿:谁懂啊?教了一上午十以内加减法。😭
俩人一核算,刨除成本,今天出摊净利润近1000文。
这个时代,每一千文可以兑换一两银子。
加上买给闲逸茶楼送冰粉的收入,今天的净收入有近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什么概念?
普通庄户人家,一年的综合收入大概是十两银子。
这十两银子不仅包括务农所得,还包括农闲时,家中女性做一些小手工,男性出去务工的收入。
这十两银子,交税要用去3两左右。
剩下的7两基本上都是粮食,庄户人家留够自家食用的,卖得的银子也就2至3两。
这是正常年景的算法。
好年景不常有,赶上了,一年也就多收入个二三两。
至于遇到灾年,唉,颗粒无收都是有的。
关键是,每每遇到灾年,往往还会伴随着内乱外侵。
而且,总有地方比这里灾情严重。
不加税已然是万幸。
至于免税?
想想就算了,能减一两成就不错了。
免税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好遇到的。
像许家这的,劳动力比较多的人家,一年倒是能收入个20两。
一年能余下来六七两。
但这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之前许家兄弟都还小,而且,有句老话,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个个的,都太能吃了。
根本没有余粮,所以王氏每次看到这几个大饭缸,就恼得慌。
他们哥几个天天挨打,也不全是许妮儿引起的。
但是儿子多,特别是在乡下,这种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地方,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所以,即便早些年许家日子紧巴点,每年基本上都余不下什么,年景不好的时候,还得拉点饥荒,别家也不敢小觑了他们家。
但儿子多,也有坏处。
就是娶媳妇的花费也更多。
许家是这几年才缓过来的。
而且这几年攒下的钱,基本上全都拿去给许一山娶媳妇,以及还掉了陈年的饥荒。
过两年,一龙一虎两兄弟也到了说亲的年纪。
如果没有许妮儿最近的来钱道,龙虎兄弟怕是要多等几年才能说亲,因为没钱。
或者,运气差点,这几年赶个灾年,或者家里有点什么需要花钱的事,龙虎兄弟就只能等着打光棍了。
适婚年龄说亲,对男性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至少占了年轻这一点。
要是过了适婚年龄,就需要更多的钱财去娶媳妇儿了。
这个钱财,万一再遇上不好的年景,或者家里出事,特别是家中老人病了或逝去,就更难以凑足了。
而且,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把闺女嫁给老光棍。
在这个时代,男性超过25就算是老光棍了。
老光棍,再加上没钱,要是还想娶媳妇,就只能找一些有缺陷的,聋的哑的瘸的疯的傻的......还不一定能轮到你。
至于丑的,嘿嘿,人家适婚年龄的,都还在抢,毕竟,那可是女的,还是活的,健康的,哪里轮得到老光棍染指?
你说寡妇?
别说寡妇了,就是人家相公病的严重,都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媒婆会上门。
至于为何会这样,你看尿桶里,你看河里,你看田间,你看猪圈牛圈,新生婴孩的尸体,鲜少有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