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千寻做的事之所以如此珍稀。
是因为女性的一生,被说“不行”的时刻实在太多太多了。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那么在长大的过程中,以下场景想必不会陌生。
小到:
“女孩不能吃猪脚尖,吃了会叉掉她以后的婚姻”;
“女孩过年不能上桌吃饭,只能呆在厨房吃剩饭”;
“离婚的女儿,过年不能回娘家,不然会带来霉运”;
大到:
“女孩读书没有用,到最后还是要嫁到别人家”;
“女孩工作不必那么辛苦,找个男人嫁了就好”;
“理科太难了,女孩当不了医生、学者、工程师”
……
长大之后,我们才发现,
哪有那么多不可以、不允许,不过是“封建糟粕”,为了限制女性而凭空造出来条框。
四川网友@胡大大哟 说:
“直到高中,才第一次尝到猪脚尖的美味。
那时候对大人说的话简直深信不疑,根本不敢尝试。”
而大人这样说的原因,也在评论区揭开了真相。
哪有什么“叉走婚姻”,不过是重男轻女的托辞罢了。
山东网友@贝贝 说:
“过年期间,我跟母亲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菜,到了吃饭却被告知女性不能上桌吃饭,只能在厨房吃大家的剩菜剩饭。”
她替母亲跟自己鸣不平,凭什么“饭是别人吃,活是女人干”。
虽是旧时风俗的遗存,但也是潜移默化的传递:
女性是比男性低级的一个性别。
在家族中,女性是服务者,男性是享受者。
河南网友@芊芊 说:
离婚后的第一年,她想回娘家一起吃团圆饭。
但母亲却打来电话说,不让她回家,找个宾馆住下,说是怕给家里带来霉运。
那一刻,她才感受到,虽然都是妈妈的孩子。
但嫁人之后,她就是外人了。
因为是女性的身份,即使在最亲密的家人之间,也感受被区别对待。
看到这,肯定会有人冲到留言区,写下:
“都2023年,怎么可能还有这些事情,小编不要乱编,不要可以挑起矛盾。”
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更可怕的是,这些植入脑髓的规训,总在无意识地制造加害者与受害者。
这些都不是个例。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你的女儿其实不是你的女儿,而是你的儿媳。”
身为父母,如果你从小教你的女儿,洗衣做饭、照顾家庭,
培养她如何做一个好妻子。
那么某种程度上,你爱的并不是你的女儿。
而是你的女婿。
因为你培养她的一切技能,最后都是更好地服务另一个男人。
之所以出现这一切现象,只是因为,
我们的文化,很少鼓励女孩应该像男人一样:
肆意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拥有事业上的成功,去成为某个领域的卓越。
而是把她们当作一个客体培养,然后为某个主体服务。
有人说,因为女性的生理构造,她们被天然赋予了生养子女的使命。
不然生命多不完整啊,家庭多不完满啊。
但女性的价值仅被困囿于家庭、厨房吗?
仅因为是女性身份,就被先入为主地说她们读不了理科、不适合某些职业、不应该追求自我吗?
不是的。
没有一项科学研究能够证明,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
能不能在职业取得成就,能不能在科研取得成果。
跟个体的差异有关,跟性别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