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兰会战结束后不久,未来的帝国海军元帅雷德尔向元首提出了夺取挪威的建议。但当时元首正将目光转移到了西线的准备上,挪威的问题在那时并不在元首的日程上。
但在两个月以后,北欧的严冬降临了,从瑞典运往帝国的铁矿砂的海道结满了厚冰,这让帝国的铁矿砂在供应方面遭受到了威胁。元首为了确保通过挪威从瑞典进口铁矿砂的安全供给,只好按照海军的建议,元首不得不先暂时推迟了向西线发动进攻的计划,调转目光,计划先向丹麦与挪威进行进军,以确保铁矿砂线路的安全。
当时帝国的铁矿砂资源是十分的依赖进口的。根据官方的资料表明,当时帝国的铁矿砂资源有73%是通过进口而得来的,而瑞典正是帝国铁矿砂重要出口国之一。而在严冬降临之时,海道是无法使用的,于是,瑞典的铁矿砂只能改由铁道先运往挪威的纳尔维克港口,之后再用船只沿挪威海岸转运到帝国的手上。
在这个运输过程中,帝国的整条航线都处于挪威的领海范围之内,这就令英国海军与轰炸机有机可乘,会对帝国运输航线造成巨大破坏。
为此,元首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为了实现征服挪威的计划,元首与在挪威领导的国家统一党的党魁维德孔·阿伯拉罕·劳里茨·吉斯林取得了联系。在1939年12月份的时候,他曾带着一个政变计划来到了柏林,他认为这个计划一定会得到元首的重视。
元首与雷德尔曾多次接见吉斯林,并对他留下了“可靠的印象”。他在对于关于英国占领挪威后对帝国所造成的威胁,作了充足而又详细的叙述。
为了在英国行动之前先发制人,吉思林建议,把必要的基地交由帝国武装部队自由处理。他说,在整个沿海地区的铁路、邮政和交通的重要岗位上的人员已经为这个目的而响应加入。他与挪威另一个同伴哈格林来到柏林是为了建立“将来和帝国的明确关系”,希望能召议讨论有光联合行动和把部队运往奥斯陆那边的问题。
元首思索再三之后,随即,于1940年1月27日在最高统帅部成立了一个由海,陆,空三军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的工作小组。这一军事行动计划的代号,按现在的帝国国防军博物馆里的资料称为“威塞演习”,即威瑟堡行动,元首并且委任了曾经在北欧作战过的福肯霍斯特将军为执行这个计划的总司令。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元首于3月1日发出“威塞演习”的正式绝密指令。指令要求,做好占领丹麦和挪威的一切准备,称这一作战行动可以防止英国对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的侵犯。
此外,它还可以保证我们在瑞典的铁矿基地,并为我们的海军和空军提供进攻英国的更为广阔的出发线……
4月2日下午,元首在同戈林、雷德尔以及福肯霍斯特举行了长时间的会议后,发布了一道正式指令,规定“威塞演习”在4月9日上午5时15分开始。同时,元首还发布了另一条指令,要求“占领时必须千方百计防止丹麦和挪威两国国王逃到国外”。
在同一天里,最高统帅部对帝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发出了一道详细命令,指示他准备采取外交措施,诱导丹麦和挪威在帝国军队到达的时候不战而降,并给出了元首最新的辩护内容。同时,帝国海军也按照元首的指示,将自己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舰艇开过去,必要时甚至可以悬挂英国国旗。
在4月3日和4月5日这两天里,英国内阁都收集到了帝国的情报。他们收集到的情报都显示帝国在向挪威方向推进。但是奥斯陆的内阁却还是抱之以怀疑的态度。
这样,在1940年的4月9日上午5时20分。帝国驻哥本哈根和奥斯陆的使节便向丹麦和挪威政府递送了帝国的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即无条件地接受帝国的保护。
帝国政府希望挪威政府和挪威人民不要抵抗,任何对抗帝国的行为将不得不受到一切可能手段的击破,从而导致绝对无益的流血牺牲。这是元首与帝国外长里宾特洛甫所要表达的友好意思。而在帝国外长里特洛甫发出的最后通牒之后,挪威政府便向柏林致电表示:“我们决不自动屈服,战斗已在进行。而这时的挪威国王、政府和议会会员都已转移到了北方的山区。他们表示,不论形势是有多么的不利,都决心抵抗到底。
但在此同时,丹麦人则处于更为恐慌的境界。这不仅仅是因为丹麦的国土面积太小而且还和帝国相连接,他们在看到波兰的下场后,便对帝国军队产生了本能的恐惧。这不仅仅是丹麦平民的反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政府与王室都已经被帝国吓破了胆,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在强大的帝国军队进攻面前,只有陆军总司令普莱奥尔主张抵抗,但是他的意见却被国王与首相给否定了。因此,整个丹麦海军没有发过一炮一弹,陆军禁卫军仅仅是在首都王宫周围放了几枪,仅此而已。
国王听从了政府的劝告,不顾普莱奥尔的反对意见,还是投降了,并且下令停止任何的抵抗。因此,丹麦人仅仅只是吃完一顿早餐的功夫,一切丹麦上的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元首用了众多手段占领丹麦的计划,是经过缜密准备的。负责进攻丹麦的特遣部队参谋长库特·希麦尔将军于4月7日就身着便服乘坐火车到达哥本哈根进行侦查,并且作了必要的安排,为部队运输舰“汉斯施塔特·但泽”号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停泊码头,为运输少量供应品以及一台无线电发报机找到了一辆卡车。负责攻占哥本哈根的帝国军队也在两天以前就穿着便服到哥本哈根勘察地形了。帝国军队在经过港口炮台和丹麦巡逻舰队的时候也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丹麦就这样被帝国所征服了。
挪威的情况与丹麦的情况有所不同,挪威一开始就进行了抵抗。在瑞典铁矿砂运输铁道线终点纳尔维克港口,当十艘帝国*****向着长长的峡湾迫近时,港内的两艘古老的装甲舰之一的“艾得斯伏尔德号”发了一炮作为警告。
当汽艇上的帝国军官用信号通知的帝国海军少将邦迪说,挪威人表示他们要进行抵抗的时候,邦迪马上命令用鱼雷把“艾得斯福尔德号”炸毁了。
这时候,挪威的另一艘装甲舰也开了火,但很快就在帝国海军猛烈的炮火中沉在了海底。这两艘装甲舰上的300多名挪威水兵几乎全部阵亡。
同一时间里,南部海岸的克里斯蒂安桑对帝国军队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抵抗。在那里的海岸炮台两次击退了由轻巡洋舰“卡尔斯卢合号”率领的帝国舰队的进攻。但很快,这些要塞就被帝国的空军炸毁,港口也于午后3时左右陷落。
截止到4月10日中午,沿挪威西部和南部海岸,从斯卡格拉克到北极圈长达2400千米地区的五个重要城市和一个大机场都掌握在了帝国的手中。大胆和突袭的手段,使元首以及帝国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一时的胜利。
然而,帝国军队在挪威首都奥斯陆这个最主要的目的地上,帝国主要的军事力量以及外交手段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4月8日的晚上,帝国的海军舰队按照原计划在当天夜里抵达了挪威的首都,元首早已派了人员在码头上彻夜等候迎接他们。然而在当天晚上,帝国海军的舰队却迟迟没有到达目的地。
元首没有料到的是,帝国海军舰队在奥斯陆峡湾入口的地方遭到了挪威的一艘布雷舰的拦截。帝国的一艘鱼雷艇被击沉,“埃姆登号”巡洋舰被击坏。
帝国海军舰队在派了一小股的兵力登陆压制住了海岸上的炮火并继续向峡湾前进。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在奥斯陆以南约24千米的地方又遭遇到了困难。
在天亮之前,挪威的岸炮向帝国舰队“卢佐夫号”和“勃吕彻尔号”开了火,“勃吕彻尔号”因为舰上的弹药爆炸而不幸沉没。
而在“勃吕彻尔号”上,一共损失了1600名官兵,这其中包括了好几名秘密警察以及行政官员与他们所带的全部文件。他们是奉元首的命令去逮捕挪威国王与政府人员,接管挪威首都的工作。勉强逃生的残部在游上岸后,又不幸成为了挪威人的俘虏。
“卢佐夫号”也受了伤,直到第二天,它才到达了奥斯陆。帝国舰队夺取挪威首都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样,在奥斯卡斯堡守军的顽强抵抗之下,让元首的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挫折,俘虏挪威国王与政府官员的计划也就被耽搁了。
在4月9日的中午,帝国的一只空降部队以一支临时拼凑的军乐队为向导,成功开进了挪威首都。结果事情不如领袖所想象的那番顺利,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但是却成功打开了征服挪威的大门。
在挪威首都掌握于帝国手中之后,吉斯林开始了行动。他进入了电台,广播了一个公告,任命自己是新政府的首脑,并下令所有挪威人立即停止对帝国的无用的反抗。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挪威的国王率领他的政府撤出首都之后,帝国空军武官斯比勒上尉奉元首的命令,带领两个连的德国伞兵前去俘虏抵抗的国王及其政府。原本他们想这只不过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任务而已。但出人意料的事,他们在哈马尔附近遭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帝国的军队损失惨重,只好被迫退回到了奥斯陆。
4月10日,帝国公使伯劳耶博士奉命从奥斯陆出发去会见挪威国王。会面后,博士提出了友好的帝国要求,但很快就遭到了挪威国王的拒绝。
4月11日,吉斯林的一个密使伊尔根斯上尉也前去游说国王返回首都,但仍遭到了挪威国王的拒绝。
对于挪威国王的强硬态度,领袖非常的恼怒,既然不愿意接受和平谈判,那就只能强攻了。
在当天的深夜里,元首命令帝国空军出动炸平了纽伯格宋村。但挪威国王与政府官员却早在帝国空军到来前逃之夭夭,一直逃往了昂达耳斯内斯。他们还把沿途中那些失散了的、已经被帝国军队吓破胆了的军队组织起来,负隅顽抗。
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15日,英国曾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在纳尔维克以北登陆。16日,英国人又在纳姆索斯登陆,18日,又有一支英国部队登陆翁达尔斯内斯。
本来这些部队只是牵制行动所用的,英国的主力是打算直接攻击特隆赫姆的。但是,还没到牵制部队向内陆推进,主攻行动就因为舰队将会暴露在空袭下而取消了。
而那些牵制的部队在经历了帝国空军10天的轰炸后,同盟国最高战争委员会决定让他们撤退。这场行动在5月2日—3日成功实施,但同盟国的舰队也因此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就这样,在经历了这两个月的周旋与苦战中,威塞演习(威瑟堡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帝国海军损失了10艘驱逐舰,3艘巡洋舰。主力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斯脑号”以及袖珍战舰“卢佐夫号”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
但对于元首来说,这些算不了什么。正如他在战后所说的,“战争无时无刻都是会有伤亡的,从远古时期开始就是这样子的”。而对于帝国的人民来说,伟大的大德意志帝国又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