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讨论意义
本书标签: 短篇 

41国(2)

讨论意义

邦也。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 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析言之也。从囗。从或。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古文字中,国(简体字为国)字从口从或,究竟是“口”还是“或“为原形,众说纷纭。马叙伦先生主张口为国之原字...... 余之日本学友后藤朝太郎则主张“ 或”为国(国)之原字。他认为加以口者,系秦汉以后之事。并于《国家学会》杂志第二十七卷第六号上发表论文,说之如下:“国(国)字作口,乃秦汉以来之事,周代春秋战国时代,只有或字。”按:或为戈与口之合体,后汉许慎于《 说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从口 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 而卫之,则其一 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 田地境界之畺字。所以,表示一国对于他国及其部落具备兵器之境,例如就今所有周代鼎彝之名观之, 吴大澄、刘心源、阮元等所示,“国”字如次明示“或”(《 毛公鼎古籍补》)“或”(《毛伯彝古文审》)及此外四钟鼎文。他以“口为国土意”,“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之意”。适得其反。口首为表示境界,次为表示国土,始得其义。而后藤先生以“或”为国之原字,持之有故。......因此,余以为国字,无论其原形为“或”还是为“口”,皆表示保护私有财产之义。“或”用于畜牧时代,口用于农业时代,后世合而为一,有戈守之,有墙围之,无非私有愈多,保护愈坚也。古人常称国家为社稷,显然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可视为同一意义。故在古人看来,“国”字分用固可,合用亦可,先后之辩,无关大体。”(引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说文解字注

【卷六下】【囗部】

邦也。

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从囗,从或。

注: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广韵

古或切,入德见 ‖或声职部

邦国。又姓,太公之后,《左传》齐有国氏代为上卿。古或切。一。3

字源演变

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 囗”里从“玉”,表示中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

明朝时简化“国”字已较为常见,以下是明末青花小盘盘底的残片有一 个简体“国”字。

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以上各种“国”字的表意视觉功能与哲理意趣均较 繁体字的“国”所不及。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国”简化为“国”,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说明中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我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但口玉国并非***首创,民国时期青花瓷盘,正面图案中亦有简体“国”字。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 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 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

后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 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

”“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周代晚期

到周代晚期(亦有 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国”。

“国”字的大“囗” 表示 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

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作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 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 “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 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后汉武周

上一章 40国(1) 讨论意义最新章节 下一章 42山体滑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