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讨论意义
本书标签: 短篇 

14 地

讨论意义

地(dì),从土从也。也,本义女侌。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原为古汉语名词,与天相对,本意为物质,后逐渐引申为土地、大地、地表。(见《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地久”即“物质长久不变”)

地有两个读音:dì、de。[1]

可以用在动词后作助词,也可以作为名词,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贴近地壳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1

详细释义

1、[名]地球;地壳:~层‖~震。

2、[名]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势‖山~‖~下水‖顶天立~。

3、[名]土地;田地:耕~‖种~‖盐碱~。

4、[名]地域;领土:封~‖殖民~‖~大物博‖割~赔款。

5、[名]地面;建筑物内铺筑的一层东西:扫~‖铺~‖木板~‖水泥~‖东西扔了一~。

6、[名]地区;范围较大的地方:本~‖内~‖外~‖祖国各~。

7、[名]场所;地点:场~‖目的~‖就~取材。

8、[名]所处的位置或环境:~位‖~步‖设身处~。

9、[名]思想、心理活动的领域:见~‖心~。

10、[名]指地方(dì fāng),即相对中央或相对军队而言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税‖军~两用人才。

11、[名]指地区,行政区划的一级,在省之下、县之上:~委‖省~县三级领导班子。

12、[名]路程:50里~‖不远,就三站~。

13、[名]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红~白花‖白~黑字。

14、[固定名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传统用作表示次序的符号。也用来表示十二生肖。

1、[助]用在状语的后面。

小篆 地

(1)用在动词、形容词及相关短语的后面:吃惊~望着‖疲倦~闭上了眼睛‖头也不回~走了。

(2)用在名词、副词、拟声词后面:本能~缩了回来‖非常~高兴‖旗子哗啦啦~飘着。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① 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② 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常用词语

【地磅】地秤。

【地秤】秤的一种,安装在地上,放物体的部分跟地面一般平,一次可以称数吨至数十吨,多用于仓库和车站。也叫地磅。

【地保】清朝和民国初年在地方上给官府办差的人。

【地堡】供步枪、机枪射击用的低矮工事,有顶,通常为圆形。

【地标】地面上的显著标志(标识zhì)。

【地表】地球的表面,也就是地壳(qiào)的最外层。

【地鳖】昆虫,身体扁,卵圆形,棕黑色,雄的有翅,雌的无翅。常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可入药。通称土鳖,也叫zhè虫(庶字下一个虫字,打不出来)。

【地肤】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分枝很多,叶子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卉,开红褐色小花。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做扫帚。通称扫帚菜。

【地瓜】[1]番薯。[2]甘薯。[3]豆薯。

【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皱纹,长圆形,花淡紫色。根状茎黄色,可入药。

【地菍niè】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紫红色,浆果球形。全草入药。

【地波】指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传播的距离不远,但很稳定。

【地鵏bū】大鸨(bǎo)。

【地步】(1)处境;景况(多指不好的):真没想到他会落到这个~。(2)达到的程度:他兴奋得到了不能入睡的~。(3)言语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留~。

【地带】具有某种性质或范围的一片地方:丘陵~‖草原~‖危险~。

【dì dào地道】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多用于军事)。

【dìdao地道】[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药材。[2]真正的;纯粹的:她的普通话说得真~。[3]实在;够标准(就工作或材料的质量来说):他的活儿真~。

【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的简称。

【地段】指地面上的一段或一定区域:繁华~‖这里是属东城区管辖的~。

【地儿】地的儿化音,指“dìfang 地方”:里边儿有个~,请里边儿坐‖在那间房里腾个~放书柜。

【dì fang地方】[1](地方儿)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你是什么~的人?‖你听,飞机在什么~?‖会场里人都坐满了,没有~了‖我这个~有点疼。[2]部分:这话有对的~,也有不对的~。

【dì fāng地方】[1]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跟“中央”相对):这项工程有中央投资,也有~投资。[2]军队指军队以外的部门、团体等:培养军队和~两用人才。[3]本地;当地:他在农村的时候,常给~上的群众治病。

【dì fāng地方保护主义】只强调保护局部或本地区利益,不顾全局或国家利益的错误思想和作风。

【dì fāng地方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观点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它只从本民族的眼前利益出发,否定国家整体利益,反对民族团结。

【dì fāng地方税】按照税法规定属于地方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农牧业税等。简称地税。

【dì fāng地方戏】产生在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如汉剧、湘剧、川剧、越剧等。

【dì fāng地方志】方志。

【dì fāng地方时】各地因经度不同,太阳经过各地子午线的时间也不相同,把太阳正对某地子午线的时间定为该地中午十二点,这样定出的时间叫做地方时。

【地埂】(地埂儿)田地间的埂子。也说地埂子。

【地宫】[1]帝王陵墓地面下安放棺椁和殉葬品的建筑物:定陵~。[2]佛寺保藏舍利、器物等的地下建筑物。

【地积】土地的面积,过去通常用顷、亩、分等单位来计算,今天用平方米来计算。

【地基】[1]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土层或岩层,土层一般经过夯实。有的地区叫地脚(dì·jiǎo)。[2]地皮;供建筑物等用的土地。

【地皮】[1](地皮儿)地的表面:刚下过雨,~还没有干。[2]供建筑物等用的土地:城市里~很紧张。

【dì jiǎo地脚】方言,指地基。

【dì jiǎo 地脚】书页下边的空白处:天头~。

【地力】土地肥沃的程度:多施基肥,增加~。

【地利】[1]地理的优势:天时~。[2]土地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条件:充分发挥~,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

【地质】地壳(qiào)的成分和结构。

【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依据岩石的层位和岩石中的古生物化石,指明岩石生成先后顺序的叫做相对地质年代;依据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指明岩石生成至今的年数的,叫做同位素年龄(旧称绝对地质年代)。

【地理】[1]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自然~‖经济~。[2]地理学。

【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地亩】田地(总称):丈量~。

【地膜】覆盖作物的塑料薄膜,用来保护幼株,提高地温等:~覆盖育苗‖推广~植棉。

【地铺】把铺盖铺在地上做成的铺(pù)位:打~‖睡~。

【地契】买卖土地时所产的契约。

【地权】土地的所有权。

【地势】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险要‖~平坦。

【地摊】在地上陈列货物出卖的摊子:摆~儿。

【地缘】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政治‖~文化。

【地址】(人、团体)居住或所在的地点:家庭~。

的∕地∕得

概述

这三个结构助词口语中都读“de”,但是用法不同。概括地说:

定语后面用“的”(修饰名词的时候,一般是“形容词+的+名词”),如: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名词)、一望无边的平原(平原也是名词)。

状语后面用“地”(修饰动词的时候,一般是“副词+地+动词”),如:刻苦地训练(训练是动词)、平平安安地回家(回家也是动词,表示“回家”这个动作)。

补语前面用“得”(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时候,一般是“动词+得+形容词/副词”),如:做得完、洗得干干净净。

区别及用法

“的、地、得”这三个词使用频率高,出错率也高。

“的、地、得”的正确读音与使用需从掌握词性词义、和词间关系入手。

实词“的”,读dì,如“有的放矢”。这里的“的”是名词,目标的意思。

实词“地”也是名词,如,土地、地点。

实词“得”是动词,表示获得、占有的意思。如,土改时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这里“得”的读音应是dé而不是de。

“的”“地”“得”为虚词时,则不能充当句子的主体成分,只能和其它的词连在一起作定语、状语和补语。但这时都有一定的结构特点可循:

“的”的结构特点是必须和它前面的词构成一种固有的“的字结构”形式来修饰、限制和说明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使前后构成一种“定名关系”。此时,“的”即为定语的标志,应读de。如:刚刚建成的这所学校就是残疾人培训学校。

“地”的结构特点也必须和它前面的词和词组构成一种特有形式来为它后面的动词服务,构成“状动关系”。如:他认认真真地写,此处的“地”便为状语的标志,应读de。

“得”为结构助词时,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带着它后面的词语为其前的动词或形容词服务,即作动形谓语的补语。如:看得清清楚楚;白得刺眼。此处的“得”便为补语的标志,应读de。

把握下面三点,对于“的、地、得”的正确读音和使用是有裨益的:

注意区分词性。即注意它们在句子中是起实词作用还是起虚词作用。实词则读实词的音,分别读作dì、dì、dé,虚词则一律念轻声de。

注意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即是起主体作用还是起辅助作用。如起主体作用,则为实词,就按实词来读音和使用;如在句子中仅起辅助作用,便为虚词,应按虚词的读音和使用来处理。

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它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地融洽了。在这一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很好”,通过“得”构成谓语动词的补语,说明“怎么样”。此处的“得”,不起实体表义作用,仅处从属地位。应读de,但如将它写成同音虚词“的”或“地”,那“的”既不表示“目的”,“地”也不指“土地”,其词语之间不仅关系混乱,其表意也谬误了。同样,后一分句中的“地”,也不能写成“的”。[2]

其他信息

小篆「地」从土、也声,本义作「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称列也」解。《易经》象曰:「地势坤。」朱子《本义》本《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坤,地也,故称乎母。」这是对大地母亲最至高也是最质朴的赞誉。

大地厚土,承载万物,无论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的泰山,还是蜿蜒绵长的滚滚黄河,都在大地恬静的怀抱中展现着自己的壮美。不仅体现了乾坤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浑厚气象,并且以平等慈悲、博大的能量,蕴育滋养着一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峦河海与万类万物,为一个个辉煌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永恒的印迹。

天地运行,自然大道与四时更替,演绎着万物成长的过程。春天,青翠秀丽的气息,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万物带来无限生机;夏天,明朗奔放的节奏,谱写大地热诚的乐章;秋天,成熟辉煌的捷报,大地收获果实累累;冬天,高阔睿智的宁静,大地在沉睡中积蓄生命的力量。

大地是如此的博爱和一视同仁,无论多么污秽肮脏的物质倾入大地,都能被她分解甚至化成有益的养分,化育出美丽的花朵。万物生长在大地的怀抱里,效法着大地传递给世间的种种美德,水行于地,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成其深广,厚德载物利益四方。这是大地母亲无上的智慧,无私的关怀和无尽的给予,默默化育了世代子民。

大地是如此的柔顺宽厚,谦恭无争。自古以来先祖们都有祭天祀地的活动,并满怀虔诚地写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是多么深沉的敬重和感恩。然而如今的我们,却成了大地母亲的不孝子孙。在我们为人类日益进步的高科技文明而骄傲的时候,大地母亲向人类的无知,发出了警告,风云突变,灾祸连连。

因为大地母亲生病了,贫瘠了,沙漠化和地表流失正威胁着全世界的土地,越来越多的牧场和耕地,变成了沙漠。一片片森林倒下了,美丽的草原不见了,换来了飞扬肆虐的沙尘。对石油矿藏无止尽的开采,换来的是能源日渐枯竭。对农药化肥的泛滥应用,产生了变质的农产品。人类无度膨胀的私欲,不仅遮盖住了祥和的天空,也让大地母亲伤痕累累。沉重的呼吸凝成飓风,无奈的颤抖纠结成地震,痛苦的泪水汇聚成洪流,这是大地母亲用她那古老而低沉的声音,在向她的不孝子民,发出无奈的警示。

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每一寸皮肤上,都粘有土粒,这是大地母亲的气息,我们都是土地的族系,立足厚土,怎能不感恩戴德?为了后世子孙的美好家园,为了大地母亲永远的健康,我们必须反省端正行径,呵护母亲的身躯和血脉,因为那是我们后世子孙,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

母亲是坤、是地、是厚德,任何损伤大地母亲的行为都该为之思过忏悔,地球母亲对万物的这份大爱,每一位子女怎能不虔诚地奉上自己恭顺的孝心,这是大自然最本真最质朴的孝道。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词

例句

名词

大地,与“天”相对

theearth

落地;天地;地角;地宫;地府;地脉;地遁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地面;陆地

ground;land

地文;地藏;地市;地平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土地;田地

land;fields

湿地;好地;下地;地头;地灵

殚其地之出。——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领土,属地;地区

territory

各地;内地;本地;割地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地方;场所

place;locality

产地;坟地;原地;地著;地棍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展开

2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萬物所陈也。从土也声。墬,籒文地从䧘。徒内切。注:埊、、嶳、埅,亦古文地。

说文解字注

(地)元气初分,轻淸昜为天,重浊侌为地。元

上一章 13 天 讨论意义最新章节 下一章 15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