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方面上来说,杨母还是要比杨父心细一些,家里的方方面面,一些细节的东西,还是得靠杨母操持、打理,但是干活儿的时候,杨母耐不住性子,不如杨父想得周到,做得细致,不如他考虑得多。这可能就是两人脾气秉性在生活中互补的体现吧,这样其实也挺好,各负责各的,把家里的犄角旮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也许就是夫妻搭伙儿过日子的真正意义所在吧,两人一天天不断磨合、包容,让家变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越来越安稳......
装满核桃的袋子被用手拎直了,也就到杨父的胯的部位,“行,你去吧!”杨父边半弯着腰,用手拎着袋子,边和气地回应道。杨父仅用双手拎着袋子口儿不让它倒下有些费劲儿,杨母走进院子之后没几十秒,杨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他不想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也不敢硬撑着,他不敢逞强,他怕时间一长,双手发酸用不上力,袋子倒下,核桃一个个拦不住地滑着“滑滑梯”溜出来,到那时候就麻烦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
杨父能估摸个八九不离十,杨母从进院子到拿着布绳儿出来,没个五六七八分钟是出不来的,他甚至都能猜到杨母的每一步都会干什么,因为装布绳儿的袋子是被挂在棚子一面墙壁的钉子上的,而同面墙壁上还有一块儿被固定在墙上的长木板儿,留着用来放一些钳子、小铲儿,塑胶手套什么的,准确地说,是留着用来给杨父放这些东西用的,之前说过,杨父用完、拿完东西没有放回原位的习惯,不用了就往木板儿上一放,杨母隔几天、时不时就要收拾收拾,该放进袋儿里的放袋儿里,该收回木盒子里的收回去,杨父对这做法显然会有些不乐意,不过,杨母没埋怨、数落他,他就已经很知足了,所以时间久了,也就接受了,但......想要他自己放回原位,可是难上加难,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父能做到今天这地步,已经算是“退一步”了,要搁以前,那是想放哪儿放哪儿,有地儿就放,现在能用完放到木板儿上已经是他尽力克制“自己欲望”的结果了,这也好,倒是知道东西放到哪儿了,不至于说放的地方都不记得。杨母虽说能勉强接受杨父的这个做法,没有让他用完必须放回原位的苛刻“要求”,但她看不惯还是看不惯,她也知道杨父已经做出“让步”了,她也清楚杨父的性子很难被扭过来,所以只能自己也“让一步”,看着乱了就给收拾收拾......这也正是杨父为什么不坚持一下的原因,在他的印象里,木板儿上的东西已经七乱八糟的了,杨母去拿布绳儿,一抬头肯定会注意到,那可就“有的忙”了。
杨父一想到这儿,果断......
静待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