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早朝
黎棠坐在镜前由追风梳妆
春节将至,她也要提前去拜访一位长辈——皇爷爷唯一的胞妹,端淑长公主。
端淑长公主为人亲和良善,对黎棠尤其关照。
追风,追风
让你梳妆,怎么发起呆来了
她轻声唤她
陛下,我刚刚看到您——
有白发了
她的语气轻缓中带着些许压抑
黎棠显然愣了一下,旋即淡笑,不碍事。
一行人收拾停当就直奔沈园而去。沈园是长公主在北郊的一处别苑。
地方不大,却芳草鲜美,果蔬不绝。当日朝中稳固政通人和之后,长公主便决心归隐。每逢中秋,年关,黎棠也总是前来探望。
姑奶奶,我来看望您了
屏退了一干随从,黎棠只带了追风逐月入园。
见过陛下
浅浅行了一礼,端淑就引黎棠进屋奉茶。
姑奶奶,您不用客气,眼下就快过年了,我趁着今天朝中事务不忙赶紧来看看您。
我就知道棠棠孝顺
你来的真巧,刚刚出锅的劈柴猪蹄还有肘子,快尝尝。
是吗,那我可得好好饱餐一顿,坐了这么久的马车还真饿了。
追风逐月,你们也找个位子自己坐。
你可有些日子没来看我喽
端淑拍了拍黎棠的肩膀,笑道
姑奶奶,您也知道。。。
你是想说朝中事多,力不从心是也不是。
黎棠脸色微红,垂下头
姑奶奶,真是这样,您别不信
是是是,我们棠棠勤政爱民,我都听说了。如今我也老了,帮不上你什么忙。
只是每每望见院子里那株桃树,总是想起从前。想起你在北郊住的那段日子。
每日只是读书习字,嬉戏追逐,无忧无虑的。多好。
说起来,小周那孩子也好久没来了,你可有他的消息。
额。。。
黎棠夹菜的动作一顿,说道
他才刚放了外调,去了蜀中,要是回京,定会来看您的。
我还带了您最爱的花雕酒,快尝尝,我替您满上。
饭后闲话一会暂且不表
傍晚时分,黎棠启程回宫
一个人坐在宽敞舒适的车厢里
闭目养神
那年初见只觉新奇
此后朝夕相携相依
十年光景物是人非
十三岁的少年,桃树下的约定都早已被时间消磨殆尽。
(下面就要开回忆杀了,可能会有亿点点虐。。。)
庆煜五年
帝力排众议,册立年仅十三岁的嫡女黎棠为皇太女
此举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太后母族娄氏借机发动叛乱。
黎棠更名改姓去往北郊避难
所到之处正是端淑长公的北郊行宫。
一来娄氏与额附背后的时家势如水火。偏偏一个是旧家大族,一个是书香世家,实力相仿。拥护新政的时家定会护其周全
二来额附时宇本就是当代大儒,还设有私学,不少世家子弟名流贤士都慕名而来,黎棠在此处读书再好不过。
三来端淑长公主对黎棠很是亲厚,衣食起居自是不消多言。
也正是在北郊,她第一次见到了他,这个在自己的青春里画下浓墨重彩的少年郎。
给黎棠授业的先生姓邓,是时宇的得意门生,年龄约莫三四十岁。
邓先生看起来有些瘦弱,书生气十足,不苟言笑。
黎棠入班时,装束简约。鼻梁高耸,眼眸流光。
心态平静中还有些许期待和雀跃,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她真正注意到周斌时距离入班已有些时日。
不过该说不说,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胖子还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然的话她怎么可能注意到他。
周斌这人好像什么都懂又懂的不多。正所谓: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琴棋书画,杂文怪谈均有涉猎,就连在大周鲜为人知的鞑靼语也甚是精通。
这样的实力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圈子里着实出挑。
就连邓先生也对他另眼相待,连带平日的要求也严厉许多。当然了,没有什么背景又热衷于读书的好苗子谁不喜欢呢。
按道理来说,他们的初见应是她入班那日,后来周斌也提起过说那时他便注意到她了——高洁孤傲,与众不同。
她听了也只是笑笑,毕竟两人相熟后她对他总是和颜悦色甚为体恤,只是兜兜转转若是如今再见光景怕又大相径庭了。
黎棠与周斌的第一次“交锋”是在邓先生的一次授课中。
彼时周斌在书院已是声名鹊起,黎棠不过初来乍到。
周斌自告奋勇讲解屈子的九章.
哀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
倒也还算不错。
黎棠昔日也曾学过此篇,不过治学者,原是要虚心求教,博闻强识才是。
只是念道: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这句,邓先生忽地叫停了。
那个字读郢ying不读cheng
全场静谧,坐等老师开讲的间隙,一个声音飘过,不大不小,平静如水。
众人向后望去,方才注意到声源——这个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却英气十足的初学者。
这些人当中自然也包括周斌。
黎棠直面众人的目光,泰然自若,对自己的言论颇为自信,甚至不需得到先生的肯定。
见邓先生不出言阻止,黎棠心下了然。
旋即缓缓开口
郢,古地名,楚国国都。郢字来源于“郧”,郧为楚国故土,楚国先祖在此生息立国,楚人有深厚的恋土情节,遂将郧字的贝改成王代指国都,此后数次迁都皆以郢为名。
她的解答不疾不徐,只是美眸时刻在他的身上流转,脸上似有些许意味深长的笑意。
落在周斌眼里便成了赤裸裸的嘲讽和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