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玉公公在宫中被刺杀身亡的消息传开后,叶若依便早早地来到雪落山庄,同萧瑟一起商量接下来的对策。如今时机未到,还不着急于告知萧崇。
近日姬雪来了一趟雪落山庄,向萧瑟透露天启城中异动,以及关于龙封卷轴的秘密。
不久后,叶若依就搬进了雪落山庄。
萧瑟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发生了,叶啸鹰将会召集琅琊军联系萧凌尘发动叛乱,届时几十万铁骑踏过整片大陆直指天启,无数百姓将因此蒙难,蛰伏在北离周边的国家也会伺机而动。
龙封卷轴突然出现,这绝对是一个圈套,但叶啸鹰为人极度自负,坚信就算是落入圈套也能先发制人。
正因此事关乎重大,萧瑟立刻找来兰月候,如实告知来龙去脉,一同商量对策。
半月之内,烽火狼烟,千里连城。
这一路上,萧凌尘的军队并没有遭到拦截,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琅琊军旧部前来投靠,叶啸鹰的中军将士也在不断和他们汇合。
千军万马直奔天启而来,追逐的烽火狼烟亦是直奔天启。
此刻大军驻扎郊外休息,唯有一处篝火极似狼烟,时隔多年,萧凌尘与姬雪重逢。
于此同时,瑾言奉命集齐百官相迎的亲笔联名书,更是亲自请出了皇陵里的浊心公公。
次日清晨破晓,乔婉和萧瑟于亭下观棋对弈,千落站在一旁靠着柱子。
乔婉执一枚棋子落下,这棋局已呈大败之势,蹙眉无奈道:“跟你下棋简直是自讨苦吃,不下了。”
“这外面都乱成一锅粥了,你们还有闲情逸致下棋。”叶若依走过来说道。
司空千落撇了撇嘴,“若依姐姐,你又不是不知道,萧瑟总是故弄玄虚。”
乔婉抬头望去,只见姬雪走了过来,“你要的神转之棋来了。”
萧瑟望向姬雪问道:“终于来了,他怎么说。”
……
两日后,天启城号角声响起,百姓们闻风而逃,如临大敌。
当天启城兵变来临的时候,雪落山庄客房之内,一个沉睡了半月之久的人缓缓睁开了双眼,他坐起身,伸个懒腰。
“睡得可真舒服啊!”
“既然你已经醒了,是不是也该讲讲到底怎么回事呢?”乔婉悠然地坐在软榻上,满眼含笑地看着无心。
无心一愣,随即笑道:“没想到醒来后第一个见到的竟是你,小乔姐。”
“如今琅琊军兵临天启,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乔婉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乌云笼罩,风云际变,“就我一闲散之人,等你醒来了。”
无心从床榻上走下来,到屋里圆桌边,给自己沏了一杯茶,他坐在桌边看向乔婉,“我果然没看错你们,救出我的,果然是你们,只可惜这事情还没了结。”
乔婉回望着他,“以你那一身佛门神通和八百个心眼子,能让你自愿被人利用,甚至成为一个药人,除了因为宣妃娘娘,我想不到会有谁了。”
“八百个心眼子,这听起来怎么觉得像在说萧瑟。”无心微微眯起眼笑道,“哎呀……真是便宜了萧瑟这个老狐狸。”
乔婉无奈笑了笑,甩袖一挥,一杯清茶落在手心,饮了些茶水入口,“就你嘴贫,说吧。”
无心微微颔首,缓缓道来。
“想修成佛,可先入魔,只有深入了解了魔,才能真正降伏它,这是很久以前老和尚交给我的道理。”无心低垂眼眸,盯着杯中的茶梗,它们在茶水中起起伏伏。
“我入宫见到了母亲,如今的宣妃娘娘,从而得知当年的真相。同时也看到了我那异父兄弟对母亲所做的事情,他给母亲下了蛊毒。我不懂药蛊之术,因此只能顺着他的意走下去,假装不知他的心思成为了药人。”
无心殷红的眼尾微挑,露出了一个邪魅的笑容,“可小僧还是小看了小乔姑娘,竟然这么快知道了解决之法。”
乔婉倾身半躺在软榻上,说道:“哪里比得上你,以身入局。”
平清殿外。
明德帝在黎长青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大殿之下,所有禁军已经集结,亲兵虎贲郎站在最后,拦在明德的帝面前。大监瑾宣、掌香监瑾仙,兰月候,白王萧崇,永安王萧瑟,以及赤王萧羽等人带着他们都侍从们正等在殿外。
“二十万大军,就这么凭空冒出来了?”明德帝沉默许久,只问了这一句话。
谁也无法回答他。
“是凌尘带兵吗?”沉默了一会儿,明德帝又问道。
黎长青点头道:“是,但是大将军叶啸鹰陪同其旁。”
“凌尘是个心善的孩子,和他父亲一样,至少天启城不会有损伤。”明德帝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不必有无谓的冲突,我们在这里等他。”
“陛下!”黎长青急道,“臣已传信王离天军和其他两位将军了,只有我们守住宫门,等待他们归来!”
“二十万大军,你拿什么守?”明德帝咳嗽起来,“下面这些都是我北离的良将,你要他们死在这无谓的战争吗?”
“无谓?”萧崇低声重复了一声。
萧羽低低地笑了一下。
萧瑟沉默不语。
萧凌尘入城后,进太庙拜列祖列宗,再奔平清殿,迅疾若雷。途中遇到了国师齐天尘,不过也没有拦住他。
明德帝轻轻地唤了一声:“老六。”
萧瑟转过身:“父皇。”
“你与凌尘自小一起长大,届时以大义劝他,萧氏一族不可内斗,孤与若风这一辈恩怨就在这里结束吧。”明德帝说道。
黎长青急道:“陛下不可如此。”
萧瑟摇头:“凌尘是为大统而来,不是为了叛乱而来,父皇放心。”
“大统啊。”明德帝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声。
宫门之外,萧凌尘已经率着大军赶到。
明德帝命人开宫门,无需无谓的损伤。在他目光所及的之处,一个身穿鲜红色铠甲,手持长枪的年轻男子踏马而入。
“真像啊。”明德帝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