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子退婚一事传遍了整个皇宫,王蓁听到后,大发雷霆,她困惑不解计策为何会失败,于是迅速派人深入调查退婚背后的原因。
就在这时,李隆基踏步而入,声音浑厚洪亮,“看来皇后心情很不好啊,是何事让你如此不快?”
王蓁闻声而动,急速调整情绪,快步上前,对李隆基行了一礼,“参见陛下!陛下误会了,臣妾没有心情不好!”
然而,她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直视李隆基的目光,显露出心中的忐忑。李隆基却目光如炬,细细观察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你曾提议将元玥封为公主,并远嫁至吐蕃,我便知你心中有所图谋。你看到元玥与郑昭仪日渐亲密,心中有刺,因此想将她远远地嫁出去。如今你计策失败,所以你心烦意乱吧?”
王蓁急忙解释道:“三郎,你误会我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为了我们的未来。郑昭仪是太平公主的外甥女,元玥与她过于亲近,对你我都是百害而无一利。深宫之内,帝室无亲,非友即敌,我不得不防啊!”
李隆基对王蓁的行径感到极度失望,不禁摇头叹息,“就因为这样,你就要把一个事事以你为先的人除去?人心所向,在于情义。若人为图一己私欲,而伤害赤诚相待的挚友,那真是令人齿冷心寒。”
王蓁欲辩解,但话未出口,已被李隆基抢先一步,截断她的言路,“罢了,幸而事态得以妥善解决,元玥不必再去和亲。我只盼你此后行事,能够学会自制收敛。”
言毕,李隆基的身影如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安仁殿的门口,只留下王蓁孤独地站在原地,心中的哀愁难以言表。
李隆基离开安仁殿,去往熏风殿。在那里,郑纯熙热情地招待他。她的喜形于色,与王蓁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李隆基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情感的差异,心中暗自明了,谁是出于真心,谁又是别有用心。他亦猜到,吐蕃王子突然解婚之事,或许与郑纯熙有关。他对她的智谋与才智,更为赏识。
“看来元玥不用远嫁吐蕃和亲,昭仪你很是高兴啊!”李隆基试探性地询问。
郑纯熙在为李隆基斟满茶水的间隙,轻声回答,“确实如此!臣妾入宫未久,有幸结识元玥成为知己。她若离去,我心生不舍。而且远嫁吐蕃,远离故土,定会感受到无尽的乡愁。如今她不必和亲,我为她感到庆幸,也为我自己感到高兴。”
李隆基听后,露出会心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你倒是很坦诚,也看得出你与元玥友情深厚,在深宫之中,友谊最为可贵。你能如此重视友情,实属难得,不像有些人……”
提及王蓁,李隆基的脸色骤然深沉,语气也带上一丝冷漠,并未继续说下去。郑纯熙却故作不知,好奇地问道:“陛下是指……?”
“没什么!我们不必再提元玥,来谈谈我们吧。听说你那日勇救贤太妃,看来身体已经康复。”说着,李隆基不由自主地握住了郑纯熙的双手,眼神中充满了深情与期待。
郑纯熙明白李隆基的言外之意,也知道自己无法再拒绝。入宫已一月有余,是该侍寝了。想到这里,她羞涩地点了点头,脸颊红得如同天边的晚霞。
(作者说:感谢“满眼星辰始于你”这位读者为本书开通一个月会员,在此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