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
◆孙膑创造出了“围魏救赵”的经典军事战术,齐国军队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而且大败由庞涓统领的魏国军队。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 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田忌在马陵与魏国太子申和庞涓带领的十万大军相逢,在马陵之战中,孙膑采用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的策略,三天内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再减到三万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导致庞涓轻敌冒进,只率少数精锐部队兼程追赶,最终被孙膑围困在了马陵山,庞涓死于战乱之中,魏国也由此一蹶不振。
鬼谷子:
(1)相传,鬼谷子是老子的徒弟,身兼数家学问,他的学生除了兵家的孙膑与庞涓,还有另外一批人也在影响着整个战国的政局,他们被称为纵横家。
(2)战国中期以后,围绕着怎样争取盟国和对外扩张的策略问题,游走于各国的谋士,分别从合众连横两个方面出谋划策,纵横家们在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大行其道,张仪、苏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3)纵横家使用的是软实力,通过借用矛盾或制造矛盾为军事家营造一个有利的态势。
(4)张仪连横策略破坏齐楚联盟,苏秦用生命为代价,向敌人传递假情报,成功游说齐湣王合合纵攻秦,目的却是要灭掉齐国。
日益强盛的秦国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步伐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
伊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片国土。
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市和赵国的观津。
大转折一长平之战
背景:
◆公元前263年,秦国不断攻占韩国的城池,又切断韩国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交通,韩国欲献上党向秦国求和,上 党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就将上党郡十七城邑献给赵国,赵国欣然接受,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
◆秦国显然不会放弃,公元前262年,派王龄进攻长平,秦赵两国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集合了近百万大军,沿着长平城左右五十多里的山地建筑垒壁,召开对峙。
经过: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比拼的是综合国力,后勤补给是全军的生命线,当时廉颇采用坚决防守的作战方针,不管秦兵如何挑战,只是坚守不出,秦军束手无策,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三年◆但针对这场战争中,秦赵之间还有-条看不见的战线,秦国成功使用了反间计,使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守不出是怯战,于是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秦国得到消息后立即暗中起用白起为上将军,赵括到达前线后,改变了廉颇坚守的策略,大举进攻秦军。
秦国将领白起则佯装溃退,让秦军固守营牟,诱赵军深入,同时白起派兵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赵军的退路和粮道,又命骑兵部队插入赵军,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此时,赵括终于意识到,形势已经极度危险,几十万大军像困兽-样束手无策
◆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壁垒,拼死突围,历史上最惨烈的战败就此上演。
结果:
◆到了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的四次突围均告失败,断粮已经四十六天的赵国军队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开始相互残杀,以人为食,绝望的赵括亲自领兵搏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仅仅释放了二百四十个年幼的战俘,让他们归赵后散布秦国之威。
影响: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长平之战是所有秦军发动的战争中对过程和细节都记载的最为详细的一场战役。
◆长平之战,是秦朝统一之前最后一次大决战,之后,六国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抗衡,秦国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统一六国已经指日可待。
长平之战纪念馆:
◆与其他的馆藏不同, 这里只有层层叠叠的白骨,印证了史书中对秦军野蛮残暴行径的描写,述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