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在我们工作、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犹如一盏明灯,使知识欠缺者增加见闻;它像一座警钟,使濒临深渊者迷途知返;它又好比一副清醒剂,使思想偏激者冷静思考;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有助于交流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有位贪吃的太太,每天各种食品不离口,最后导致消化不良。她拖着肥胖的身体去求医,医生问明来由后点了点头,她问:“开点什么药最好?”医生除了开点助消化的药外,对她说:“我把塞万提斯的一剂名药也送给您吧。”胖太太很高兴:“太好了,是什么开胃药?”医生说:“饥饿是最好的开胃药。”胖太太会意地笑了。
医生用幽默的方式间接地劝导胖太太,避免涉及到与“胖”有关的话题,取得很好的劝导效果。要想劝导成功,除了手中有理之外,还要求方法要正确、巧妙,如巧用幽默、丝丝入扣、娓娓道来,则更能深入人心。
南唐的时候,税收很繁重,商人很头痛。京师地区连年大旱,民不聊生。一次,皇帝在北苑大摆筵席,对群臣说:“外地都下了雨,单单京城里不下雨,不知是什么缘故?”这时,伶人申渐高很幽默地说:“雨不敢进城来,怕抽税呀!”皇帝不禁大笑起来,随即废除了苛捐杂税。
申渐高言语幽默,将税收过重的害处揭示得淋漓尽致。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副清醒剂,让皇帝在笑声中醒悟过来。幽默地劝导别人,要尽量顺着对方的意思说,使对方领悟到你是自己人,从而乐于听你的话,接受你的观点,劝导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间在闲聊时,把幽默的言语作为一种调料的互相安慰对增强彼此的自信心很有帮助。生病的人最需要安慰,安慰病人也确实有些讲究。说些善意的祝愿如“好好休息吧,你不久一定会康复的!”或直接询问病人的详细病状和调治方法,都不能算真正的安慰。那么,怎样才能给病人很好的安慰呢?某人因工作劳累生了病,卧床不起,他的朋友说:“你多么幸运啊,唯愿我也生点病,好让我也能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几天。”类似这种用幽默的语言安慰病人的方法,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人去探望一年中因旧病频频复发而第五次住院的老朋友,以自己战胜病魔的经过化作风趣的现身说法:
“这家监狱(医院)我非常熟悉,因我曾经是这里的‘老犯人’,被‘关押’在此总共12个月,对这里的各种‘监规’了如指掌。我‘沉着应战’,毫不气馁。有时,我自己提着输液瓶上厕所,被病友称作是‘苏三起解’;有时三五天不吃饭,被医生称作为‘绝食抗议’;有时接连几天睡不着觉,就干脆在床上‘静坐示威’。300多个日日夜夜,我就这样‘七斗八斗’斗过来了。如今我不是已经‘刑满释放’了嘛!你尽管是‘五进宫’,只要像我这样‘不断斗争’,就一定会大获全胜!”
这番话说得老朋友和同室病人都乐了,大家的心情也都轻松起来,老朋友的病也似乎感觉轻了几分。看来,探病时的交谈十分需要幽默,因为被病魔缠身的人格外需要欢快的笑声。
即使在人世间最大事件的死亡场合中,严肃而带幽默感的说辞,仍是最大的学问。丧葬的不幸事情,对任何人而言,皆是悲哀的事。如果前往丧家慰问时过于死板、正经的话,不但在他人的眼中变成虚伪的家伙,自己也未免觉得自己过于肉麻。此时就要利用到诸君的幽默感了。当然以下的言辞也是诸君所必须学习的。
我以为他度过险境,正在为你们庆幸时,没想到却……
什么?那样一个大好人竟然……真是太叫人意外了……
我觉得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导师……
真遗憾,就像失去了左右手一般……
我已经没有办法可以报答他的恩惠了。
日后您的责任更重大了,如果需要我帮忙的话,请您尽说无妨……
至于奠仪,只要是不高得离谱的话,不妨比一般的“行情”稍提高一点。假如一般“行情”三百元,你无妨送五百元;如五百元的话,就送一千元。对于某个在奠仪方面显得相当阔绰的男子,朋友曾经询问了他的理由。想不到,他竟然妙趣横生地回答:“噢!你问这个啊,那是在下的一种嗜好!”这个人真是懂得人生最大的幽默呢!不过,如果我们在让他人欢笑的同时又能够让他人感动,那就更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