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瑞娴,内陆人但从小生活在香港。因为我的签证问题被父母送到了从未去过的老家——重庆一段时间。
重庆和香港很不一样,各个方面都是。
我在一所有名的国际学校,这个学校的学生都很好师资力量也很雄厚,我的同桌也很特殊,他是练习生,小有名气的练习生。至于我和他是怎么熟悉起来的还得从我转来的第一天说起
“大家好,我是陈瑞娴”语毕,教室里传来掌声
“好,那你先去那个空位置坐吧”老师给我指了指那个空位,那个空位的旁边是一个靓仔,很正。和之前遇到的香港“花心脸”很不一样。下课后他介绍了他自己
“我叫张泽禹,哈尔滨人”
哈尔滨?我想哈尔滨和重庆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啊
“那你怎么来重庆了?”
“工作需要”
“那你呢,台湾人吗,说话很机车诶”他又问
“不是,我是内陆人,但从小生活在香港,这次回来是因为签证问题”我说话其实没有那么机车,但也很不标准
“哦~原来如此”
从他知道我在香港长大之后他每天都会有好多问题,比如
“香港是什么样子的?”
“香港人都很喜欢中英混杂吗”
“黄金是不是很多”
“香港黑帮很多吗”
“……”
他话真的很多!我要是没有认真回答他他就会用亮晶晶狗狗眼看着我,真的不忍心啊
他说他工作原因有时会来不了学校,我问他什么工作,他说是练习生。我又问他那是什么,他很有耐心的给我讲解。他说在舞台上闪闪发光是他的梦想,他一定要出道…
“你一定会的”我对他说
“这么肯定”
“因为我相信你”
他笑了,眼睛弯成月牙。他笑起来特别帅。
“你要考去哪”
“不知道,看情况吧”我想留在这,我不想和他分开,单向也无所谓…
我们总是在一起背单词、做实验、写实验报告。因为我们的作品很优秀还被校长全校表扬,中午我也会找他吃饭,在食堂的角落。他每天都会和我带学校商店里的爆款汽水,那瓶汽水很难买,主要上架了就会一扫而空,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买到了,很佩服。
我在无形中喜欢上了他,青春期的秘密情愫总是隐隐作祟,以至于当时很容易脸红,多巴胺每天都裹挟着我的精神世界。
但他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来学校了,其他人说他要出道了,去北京准备。
到那时我还相信着他还会回到重庆,继续和我背单词、做实验。但在一个月后,他出道了,留在了北京,并且转学了。
我彻底明白了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他是大明星,我是素人。
没有张泽禹的日子过的很快,我拿到了香港大学和ANU的offer,权衡利弊最后选择了香港大学,那还是我父母的母校。
内陆的朋友告诉我说张泽禹现在很有名,转型成歌手了,迷妹一大片,大街小巷都是他的歌。
也对,他不火才怪。
大学毕业后根据父母的强烈要求下申请了伦敦大学,路途很顺利。很平淡的读完了硕士。那的导师希望我毕业后留下来,但是我还是回国了。
我想把我的故事写成书然后发行,我在朋友的帮助下投稿、出版、宣传……那本书叫《山港录》。很多读者都喜欢我的那个情窦初开的中学时代,她们说很真实,像是在谱写他们自己一样。在书中我对张泽禹没有很多的描绘,他像是满分答卷一样,是我遥不可及的、梦寐以求的、高不可攀的、水月镜花的……
我们的距离宛若隔世。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他香港演唱会上,话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他的演唱会。
我在台下回想着我们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一年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这些年我变了好多。知性温柔,学识渊博这是朋友对我的评价。我剪了短发摘了眼镜,不再是从前的腼腆香港女孩了。
张泽禹在我的青春里永远都是满分,可是我不会一直活在青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