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下令罢兵不征伐商,可是一年之后,昆吾的夏伯自恃其能。率军向商进攻,伊尹见昆吾死心塌地效忠于夏桀,一心与商为敌,就请汤率军迎战昆吾。
一战面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夏伯灭昆吾,并昆吾土地,人民人商。
伊尹又出谋说:“今年本应向桀人贡,且先不人贡以观桀的动静。”
汤用其谋不再向夏桀人贡。当夏桀得知商汤又灭了昆吾,而不再人贡,又下令“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
汤乃兴师”(《说苑·权谋》)
夏桀下令调东夷的军队征伐商汤,但因桀反复无常,昆吾又是助祭为虐,与商为敖,东夷的首领们也看出夏桀不会长久,就不听调遣。
伊尹看见九夷之师不起,灭夏的时机成熟了,就请汤率军伐桀。
汤和仲虺、伊尹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伐夏桀。
夏柴调集了夏王朝的军队,开出王都,夏商两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或说在今山西城安邑镇北)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
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十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宜读了一简伐夏桀誓词
汤说:“你们大家听我说,并不是我小子敢于随便地以臣伐君。犯上作乱,乃是由于夏王桀有许多罪恶,上帝命我去诛伐他。你们大家都知道桀的罪在于他不顾我们稼穑之事,侵夺人民农事生产的成果,伤害了夏朝传统的政事正如我听见大家所说的,桀之罪还不仅是和他的一些好谀臣子侵夺人民的农事生产成果,为了他们淫逸享乐,还聚敛诸侯的财物,供他们挥霍。害得夏朝的人都不得安居,大家都一致不与桀一条心,还指看太阳来觉骂他,无论他何日灭亡,大家都愿同他一起亡,这已经是天怒人怨,桀的下如此之多,上帝合我征伐,我怕上帝惩罚我,不敢不率领大家征伐他,大家铺助我征伐,如果上帝要惩罚,由我一人去领受,而我会给大家很大的赏剧,你们不要不相信我的话,我决不食言,如果你们有不听我誓言的,我就要杀我不救,希望你们不要受罚。”
这就是《尚书》中的《汤誓》,这是一篇汤在鸣条会战前的动员令。
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
夏军士低落,人有怨心,两军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夏军败退不止。
夏桀见兵败不可收拾,就带领五百残兵向东逃到了三朡(zong一声)(今山东定陶北)。
三朡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三朡伯见夏桀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夏桀,并扬言要与汤决一死战。
汤和伊尹见夏桀投奔三朡,即麾师东进,商军和三朡军在成耳(今山东汶上北)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朡军,杀了三朡伯,夺取了三朡伯的宝玉和财产。
夏桀见三朡又被汤所灭,仍旧带了那五百残部向南逃走 。
汤和伊尹率军紧追不放,夏桀逃到了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商军迫至南巢,夏桀又想从南巢逃跑,但是刚走到城门口就被商军捉住。
汤将夏桀流放(监禁)在南巢的亭山,“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史记·夏本纪》)
也就是夏桀被监禁在南巢后非常气愤,对看管他的人说:“我很后悔,没有将汤在夏台杀掉,才落得如此下场。”
商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夏桀就忧愤病死在亭山。
汤和伊尹为了彻底消灭夏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率军西进。
因为韦、顾、昆吾和三朡这样一些较有势力而又忠于夏的方国都被商汤所灭,商军在西进的路上就未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夏都斟鄩(xun二声),夏朝的亲贵大臣们都表示愿意臣服于汤,汤和伊尹安抚了夏朝的臣民后,就在斟鄩举行了祭天的仅式,向夏朝的臣民们表示他们是按上天的意志来诛伐有罪的桀,夏后氏的“历数”(帝王相继的世数)已终。
这就正式地宣告了夏王朝的灭亡。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的王朝至此宜告结束。
这一年在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700年之间。商代后人歌颂他们开国之君商汤的功绩时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诗经·商颂·长发》)就是说,汤是先征伐韦、顾两国,然后才灭昆吾和夏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