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李太守,又要出去啊?”这天吕舟看到我收拾了东西往外走,赶紧叫住我。
“我这不是去考察嘛。”我回头说,“改革试点这么些时候,我也该看看效果怎么样。”
“得了吧您。上次您这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出去了,搞得我们都不安得很。虽说最后没多大影响,但也不能次次如此啊——要是有人来让您查冤狱怎么办?”
“那种事怎么轮得到我,如果碰到的话你就去科学部找那个法学前三名,让他们来好了。……我嘛,溜了溜了。”我说完踏上轻快的脚步就去找车夫阮行去了。
车夫看到我,一连无奈:“呃,哈哈……太守您又要整哪出啊?”
“还用说,去通城。”我想也没想就给他拿了一串钱。心里想的是,上午去回收意见箱、听民众意见,下午去找县长好好谈谈人生和理想。
“哦,通城?走起。”
车夫得了小费,什么也没问就载着我往通城县方向去了。不得不提的一点,道路本身实在是有点颠。要不是王家人把自己发明的变形车轮技术公之于众,还不知道会损失多少时间——时间就是生产力啊。
王家不知道为什么后世没有留下,我的宋代历史书也没有相关的任何记载。系统有介绍说史学家也不敢记载王家的事,因为太费人了。假如我以后碰到王家后人,一定要好好照顾照顾。
“诶……说起来俞堂那家伙书看得应该挺开心吧?”我朝着远方的通城县方向眺望。
此时的俞堂正和新送到府上的《几何原本》《古文观止》等书大眼瞪小眼,就突然感觉有人在看自己。“这两天怎么这么怪呢……”他嘟哝一句。
“哎,不多想了。俞堂这家伙也挺惨的,说来这么小一个官能试点什么新政策呢,要是有人找茬还得自己背锅。”我摇头,掏出宋代历史书观看,同时心里不住地感谢咱们的北京王家。
这王家,据我所知还有一点奇葩的环保主义——他们连轮胎都只公布可降解的配方,看样子这个朝代造的东西,连下一个朝代都传不到。
我在历史书上发现王家的发明创造在记载时都变成了“奇珍异宝”之类的字样,看得人怪难受。
系统和我说这本书综合了各朝代史学著作的内容,我就纳闷:明明是人创造,干嘛非要说是老天赐予的呢?白白引得后世之人费解。
“李太守,到了啊。”阮行停了车,回头道。
“诶,我这就下去。”我说着跳到地上,拍拍衣服就环顾四周,“这个房子就是俞堂的地方了吧?”
“对啊,那我在这等您?”
“OK。”我答应一声,就听见有人在叫我:“李太守,您可算来了,我们县令都看着书念叨您好几次了。”
我立马来了兴致:“哎,他看的什么书?”
“是叫什么《古文观止》……”
“诶嘿,那可是好事。”我赶紧让那人把我带到屋里去找俞堂。至于考察的事……下午再做也行。